如何查询自己的手机号绑定了哪些APP?如何能便捷地实现解绑?6月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微信官号上线了新功能,向用户提供手机号“一键查询”与“一键解绑”服务,微博、淘宝、抖音和美团等头部APP均被覆盖。智能时代,从衣食住行到娱乐休闲,“一部手机包打天下”越来越普遍。但与此同时,大家手机里的APP也膨胀起来,少则数十个,多则上百款,种类五花八门,功能包罗万象,满屏满目的“闪烁方块”让人犯晕。更受诟病的一点是,各路APP下载注册极为方便,解绑却难于上青天。要么功能选项隐蔽难寻,捣鼓半天都找不到入口;要么操作流程复杂冗长,解绑还得重新下载“回炉重造”。无奈之下,不少用户只能弃之不用,可经常“叩门”的垃圾短信又让人不堪其扰。解绑APP咋就这么难?从信通院的此般操作来看,技术难度或许并不大。平台之所以千方百计抬高“退出门槛”,当然还是“利”字使然。从本质上看,APP做的是服务的买卖,尽可能留住用户,才能持续营收。尤其眼下,线上竞争趋于白热,获客成本不断提升,一旦用户“来我地盘”,岂可轻易放走?就算被闲置,也能多些数据沉淀,有助于丰满用户画像,方便日后精准营销。小算盘一打,不少平台就在功能设计上玩起花活,“不能解绑”的霸王条款成为江湖主流。但问题是,APP霸屏除了让手机不堪重负,不少金融平台还关联着银行卡,若不能解绑安全隐患极大,必须引起重视。平台力图减少用户流失无可厚非,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强绑到底”制造“信息霸权”。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子商务法》等也都有类似要求。把“说不”“离开”的选项归还给广大用户,既是大家应享的法定权利,也是各平台提升用户体验的底线要求。就目前来看,打破APP留客的种种“算计”,一方面要继续细化规则,有针对性地见招拆招,防止企业和运营者钻空子;另一方面,也应借助第三方服务,为用户提供替代功能。让行业标准规范起来,企业肆意逐利的冲动才能得到遏制,“上船容易下船难”的问题才能尽早解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