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药康依托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和南京大学,开展小鼠模型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小鼠品系库,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鼠品系总量突破2.2万例。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
通过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南京着力为科研人员减负,充分激发了人才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技术交易日趋活跃。2022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7345项,成交额达856.7亿元。
春天的南京,充满“拔节生长”的力量。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2023全球6G技术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表示:“由紫金山实验室及其合作伙伴提出的5G原有三大场景的进一步增强以及通感一体、天地一体应用新场景的导入,使得从5G到6G的平滑演进成为可能。”
从2G、3G跟跑,4G并跑,5G领跑,到如今6G力争引领创新,紫金山实验室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省市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紫金山实验室已发布20多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部分高精尖网络技术成果进入产业应用阶段,包括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完成全球首个6G光子太赫兹100Gbps通信实验等。
近年来,随着产学研协同不断强化,创新“黏合”作用不断增强,南京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各方力量“拧绳聚力”,不断取得突破,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有力支撑了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1月28日,在南京麒麟科技城“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项目现场,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正在调测信息高铁试验装备。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是国内首个面向行业应用领域的云、网、边、端一体化大科学装置,将为新一代信息高铁提供全方位实验环境支撑。
截至2022年底,该项目已建成体系完备的信息高铁开放实验室,成功发布算力实验室、算力商店两大平台及核心产品“信息高铁算力网运营平台”,实现了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各大城市间数据中心算力并网。
“南京作为总站,承担着综合调度管理作用。未来各个城市的算力将会连成一张网,我们获取算力资源,就像获取电力、水力资源一样简单。”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副院长田霖介绍说。
新型举国体制必然耦合超大规模市场。近年来,南京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正在形成多点开花的全方位战略布局,各平台着力提升其引领性、开放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聚能”“释能”“赋能”,激发创新“裂变”,加快推动产业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目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今年将扎实做好中高压碳化硅电力电子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更多原创技术突破,推动碳化硅产品逐步进入光伏、储能、电网等新领域,实现更大范围规模化应用。
“尤其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技术等,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力攻关。”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韩子睿认为,“只有掌握了科技创新自主权,才能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增长活力,也才能守住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安全和战略底线。”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近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这个自研仪器,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此次在轨验证实验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团队,正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程和平领衔,而他创立的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及其孵化企业超维景也参与其中。
“一个人到一座城市安家首先需要有栖身之所,江北新区科技投资集团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提供了公共服务平台和科研设备的强力支持,让转化研究院有了‘安家之本’。”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副院长赵婷介绍,2019年,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落地江北新区,校地合作共同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建设以来,围绕“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和“重大疾病创新药物”两大研发方向,搭建高端脑成像和新药研发为主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孵化企业和其瑞医药、超维景等已落地南京,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南京产业科技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创新生态良好,如何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结合成传动高效“齿轮组”,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近年来,南京以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自2018年布局建设以来,南京已建成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01家,孵化引进企业7209家,二者累计营业收入1540亿元,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7932件,累计授权5972件。
新型研发机构一头连着高校院所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一头连着产业和企业创新需求,是促进成果转化的天然渠道,为创新要素的高效利用提供“混合制度空间”和“中间链接地带”,已成为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南京新型研究机构平台已吸引了包括8位诺奖图灵奖得主等在内的一大批顶尖人才纷纷来到南京创新、创业。401家新型研发机构母体中,已有203家机构成长为高企,占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总数51%,21家机构成为规上企业。
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护航”
靠着“养小鼠”,这家研究院上市了。
2022年4月,南京大学高翔教授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的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市值接近110亿元。
而在科研圈,科技人员更加关注的是,在这家脱胎于大学的集萃药康公司,人才团队不仅有技术路线决定权,可以专注于小鼠模式动物研发,同时还拥有技术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团队控股达65%,真正实现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也释放了研发团队巨大的创新活力。
科研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从0到1”的锐意突破,也需要“从1到10”的久久为功。
近年来,南京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组织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赋权改革试点,总结归纳出“低收费长赋权”“打包赋权”“先试用后转让”“多赋权促转化”“混合赋权”等一批赋权改革典型举措,极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后所获收益体现在科研工作者的收入中。
“以青年教师为例,现在参与科技成果研发的老师,待科技成果转化后,相关收益可以计入工资,占比可达20%以上。”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处工作人员王璐告诉记者,之前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收益占青年科研工作者收入的5%左右,提升十分明显。
近五年,南京工业大学提交专利申请数量为4656件,其中授权专利2833件,转化专利365件,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超26亿元,年均增长率20%以上。
通过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南京着力为科研人员减负,充分激发了人才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技术交易日趋活跃。2022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7345项,成交额达85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