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消息,著名文物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孙机先生于6月15日早上8:09去世,享年95岁。
孙机,文物专家、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1929年9月28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总工会工作,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在北大历史系资料室工作。1979年调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工作。
他著有《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载驰载驱——中国古代车马文化》等作品。
(相关资料图)
1951年,孙机开始从沈从文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曾协助沈先生整理中国古代铜镜。进入北京大学之后,长期在宿白先生的指导下研究汉唐文物。几十年来,孙机在古代舆服、科技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4年在威尼斯召开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学术讨论会上,关注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对他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
孙机和李约瑟
不为商业鉴宝,只为国家研究
《吾家吾国》截图
去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纪实节目《吾家吾国》,挖掘式采访几位国之大家,其中包括当时93周岁的孙机先生。
在节目中,他带领大家走近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方鼎”。这是商代最大的鼎,1800斤重,是祭祀“后母戊”用的,这三个字在鼎的内壁上。
很多人小时候课本上学到的名字是“司母戊方鼎”。究竟是“后”还是“司”?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孙机先生主张这个写成“司”的字,其实是“后”。这个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和祖甲为祭祀其母亲而制的。
孙机解释说,“这个‘后’字它是反文,就是反着写的。看起来可以念成‘司’,实际上只能作‘后’讲。《说文解字》里说‘司’是普通职工,你想,一个普通职工,能给他做这么大一个祭祀的鼎吗?一千八百多斤,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它绝对不是‘司’,一定是‘后’,因为后是有地位、有身份的。”
节目播出后,孙机先生上了热搜,因为他说到这样一句话:“只要我陪他们出去转一圈,回来就给一百万。我说,一百万?一分钱我也不要!”老学者谢绝为商业站台、鉴宝,只为国家鉴定、研究文物。
《吾家吾国》记者王宁在这期节目的创作手记中说道:“孙老的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文物、办展览、写书,在他的极度较真背后,我强烈感受到。孙老这一代的经历过民族屈辱的文化研究者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让传统文化的丰富激发年轻一代的骄傲。”
为茶圣陆羽正名,一件闲事见功力
作为文物学家的孙机,还流传一件关于茶圣陆羽的旧事。
《吾家吾国》截图
上世纪50年代,河北唐县出了一批茶具,有烧茶的风炉、有茶瓶、茶臼等等,其中还有个小瓷人。这个小人上穿交领衣,下穿裳,戴高冠,双手打开一卷文献,盘腿坐着。当时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不太受重视,登记的时候就叫“小石人”。拿到国外展览时,保险底价也没多少钱。
后来经过孙机的研究,这个与多种茶具埋在一起的小人,就是茶圣——陆羽。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确认的陆羽像。这个重大的发现,让平平无奇的“小石人”身价大涨,再拿到国外去展览,保险的底价翻了几百倍,现藏国家博物馆。
这样的事情在孙机的文物研究生涯中,只是一处闲笔。他对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的研究博大精深。
他曾指出,中国最早的茶具约出现于东晋、南朝。在江、浙、闽、赣等地生产的青瓷器中,有和瓷盏配套的托盘,形制与后来唐代茶托基本一致。浙江温州瓯窑窑址出土物中,就有这类茶具的碎片。
2009年在杭州出土的“曜变天目茶碗残器”,是南宋文物。这也是孙机的研究领域
2009年在杭州出土的“曜变天目茶碗残器”,这种“曜变”的工艺让日本人大为惊叹。这种技艺,就是孙机的研究对象,他说:建窑的油滴盏俗称“一碗珠”;油滴在黑釉面上呈银白色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者称“金油滴”;在晶斑周围环绕着蓝绿色光晕者,称为“曜变”,更极珍贵。
他还考证出,在盛唐以前,茶事其实没那么盛大。圣唐之前的茶是一种既辣且咸的菜汤。陆羽说,当时饮茶仍“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把茶叶和这些调味品煮在一起,味道肯定和后世的茶相去甚远,正是陆羽在《茶经》中对茶文化的总结,把中国人饮茶活动推向高潮。
看电视剧找茬,文物学家的“苦恼”
作为文物学家,孙机看古装剧比大多人痛苦。比如《汉武大帝》,已经算比较精良的历史剧了,但在孙机眼里仍然有不少漏洞。
他看到汉朝和匈奴打仗,匈奴用刀一挑,汉兵的刀剑就断了。没办法,派张骞出使西域,找大月氏女王。大月氏女王给了张骞一些黑不溜秋的面儿,大概是冶铁的添加物,然后汉朝的兵器就好用了。
孙机看到这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气笑了。他跟中华书局的顾青先生说,“没法看”“越看越生气,不看电视剧对我来说就是养生。”
匈奴的冶炼技术居然比大汉高?那汉朝怎么可能与弓马娴熟的匈奴抗衡!孙机指出,汉朝冶炼技术是高于匈奴的。此外,添加稀有金属来提高钢的硬度的办法,也不是汉朝的技术。
他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一书,介绍了门类繁多的汉代文物,进行了总结性的全面清理。该书是一部份量很重,质量很高的汉代文物研究专著,受到中外学者的好评。
到今天,很多电视剧在制作时,都详加考证,就要用到孙机先生的研究著作。比如《风起洛阳》中女子服饰的花钿什么样?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中就总结了来自唐代墓室里的壁画、敦煌莫高窟唐代的壁画和新疆阿斯塔纳出土文物上的样式。
曾多次来杭州讲古代服饰
孙机曾多次来杭州,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为大家讲解服饰史。
孙机
2019年4月,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2019国丝汉服节”。受原国丝馆长赵丰邀请,扬之水陪同老师孙机来杭,再次为杭州观众开讲座,做了三场明代服饰专题讲座《明代在服装史上的继承和创新》《明代丝织品种和设计》《“更衣记”中的奢华之色》。那年,孙机先生已90岁高龄,却依然活跃于以服饰为主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前沿。
讲座中,孙机梳理了明代男子的冕、冠、弁、幞头、头巾的特征与构造,以及它们在前代的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他说,明代的服装既有对前代的继承,又有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一些是很合理的,有一些是要理顺理清的。明代的衣服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服装最后的一个定格的服装了,比如现在京剧所用的多数服装都是按照明制来的。所以也可以说,明代是把中国的传统服饰定格成了一个古典的时代。
据悉,《蜀师砖砚汇考及图文著录》一书,嘉兴人邵嘉平编著,正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中。这本书的书名由孙机先生题签,这是孙机先生最后留下的题签。
笔墨之间,尤见精神。送别孙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