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片银杏叶,苏州人设计层出不穷的深体验活动,拓展银杏经济发展链条,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
小小银杏叶迸发文旅“新动能”
【资料图】
□苏报记者 严松 陈兆帅
黄叶飘舞,大地铺金,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苏城银杏树的叶子渐渐变黄,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穿上金黄色的“新衣”。近日,苏州市相关部门公布24处落叶景观道路名单,12月20日前,这些路段都将实行“落叶不扫”,其中包括道前街、桐泾路等多条银杏落叶景观道路。
银杏树,是苏州市最常见的行道树之一,妆点了古城的深秋初冬。近几年来,小小一片银杏叶,开始迸发出新动能——相关部门举办银杏主题活动,串联文化资源,为银杏附上特有的文化价值,吸引人流进入古城;网红店铺、非遗技艺传承人也将目光聚焦银杏,创新发展出特色美食、作品;更有年轻创业者,在一片银杏叶上做足文章,在古城找到新的银杏经济发展模式……“苏州人将精致生活刻在骨子里,尽管是一片小小的银杏叶,也能在古城‘遍地开花’,带动商业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在苏州这片水域中,泛起层层涟漪。”吴文化学者、民俗专家柯继承说。
苏城披上金黄“外衣”
各类主题活动实现“美美与共”
每年的深秋季节是道前街的高光时刻,金黄色的银杏叶在这里铺就了一条金黄大道,吸引了无数市民来此拍照打卡。这个一年一度的盛景,让道前街当之无愧地列于苏州市最美景观道榜单首位。“2010年起,苏州市在秋冬季推行部分道路保留落叶景观试点,道前街就是第一批。”市民李先生住在道前街附近,他告诉记者,十几年来,深秋初冬来道前街拍照打卡,已经成为苏州人的共识。
近日,记者来到道前街,9点不到,道前街南侧的台阶上驻足拍照的行人已经多了起来。巨大银杏形象的异形拱门、四周贴满银杏叶的悬挂画框、银杏手绘露营椅……各种“秋日银杏限定场景”吸引路人停下脚步。这些银杏主题装置,来源于姑苏区沧浪街道举办的第三届“银杏树下最江南 炫彩沧浪美道前”银杏长廊文化节。
在银杏营造的“美学”上再做文章,这几年来,姑苏区沧浪街道、双塔街道立足于辖区内的银杏景观,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例如双塔街道连续5年在定慧寺内开展银杏文化节,以银杏为链接,将辖区内的文化资源串联起来,推动了辖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此期间,在校大学生以银杏为“端口”,推广“社区花园”概念,利用城市的零碎空间,让居民一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全龄友好的公共绿色空间。
“以观赏性景观为主,也可以提供可食性的蔬果,也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增加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以及社区韧性。同时也是家门口的自然基地,丰富生态多样性,修复城市环境。”双塔街道定慧寺巷社区党委书记叶芸说。
做亮银杏叶“IP”形象
深度“创新”为城市旅游“赋能”
美,是银杏叶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两年来,美丽的银杏叶也成为商业经营中的创意元素,受到热捧。近日,记者在道前街、定慧寺巷等街巷走访时发现,银杏树区域周边,正被各色各样的“银杏”创意产品覆盖。
绯咖啡坐落于道前街与人民路交叉口,是一间门面不大但调性十足的网红咖啡店,近日,新款银杏咖啡成为店内的爆款,很多年轻人手持银杏咖啡打卡十全街,已经成为秋日标配。在金狮河沿的秋葵咖啡店内,充满创意的银杏花环可供顾客DIY,也人气十足。店主李女士表示:“银杏颜值高、易出片,通过这样的DIY创造,希望将季节限定的银杏留住,也是为了给顾客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古城内几处银杏大道走走,不难发现,很多网红店铺的负责人都认为,传统的走马观花、拍照留念的银杏观光体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他们结合银杏文化拓展银杏的体验链条,设计一系列体验活动,包括赏银杏叶、摘银杏果、喝银杏茶、品银杏餐、住银杏屋、吟银杏诗等形式,让市民、游客在深体验中感受银杏的文化内涵,例如位于道前街上的苏州市会议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便以银杏为主题,推出限量版银杏糕点,收获一批粉丝。
继承对“美好”的极致追求
一片银杏叶反映苏式生活
银杏的妙用与创用,苏州人向来擅长。苏州自古多银杏,据资料记载,苏州种植银杏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存的5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就有100多株,是苏州园林和寺庙中最常见的树种,一般栽作秋色树或菩提树,有借景、借意之用。植物学家王金虎介绍,银杏高大挺拔,长寿苍劲,叶形优雅,叶色明净,秋季金黄,儒、道、佛三家都推崇喜爱,并被赋予多种文化象征,譬如佛教圣树、孔子问礼之类。“银杏树龄越久越苍劲,但不像香樟树冠广阔开展。站在银杏树下,苍劲而挺拔之感会把人的视线引向上。”柯继承说。
一片小小的银杏叶,于苏州和苏州人而言,不仅仅只是一片秋天的叶子,更是成为精致生活的载体,并发展出源源不断的衍生物。这份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再创造,自古以来就从未停歇。
柯继承表示,苏州人的精致是骨子里,不单单在于追求物质精致,更在于善于将生活中的“美好”深度利用,例如将白果入药、入菜、入甜品,将银杏叶与传统非遗手工艺结合,创作出特色画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