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方言碎语(七)

作者:吴清西

酎与菹


(资料图)

酎与菹,这是两个非常平常的渭南方言,渭南男女老少都会说:

今年柿子下来,多益酎些柿子醋,各人吃起来方便。明个买些鲜红辣子,咱自己菹些辣子酱。酎与菹,为什么醋是“酎”,辣子酱是菹呢?

华州秋色 刘焕民摄

酎,zhòu,方言音zòu,意思是重酿的酒,也指多次反复酿造的酒。酎,《说文解字》:“三重醇酒也。”《周礼•月令》:“天子与群臣饮酎。”郑玄解释说:“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酎,因为是重酿之酒,方言引申为酿造的意思,所以,方言把酿造酒,酿造醋,酿造酱油,都叫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要发酵。渭南方言把酿造就叫酎:三伏天酎些浆水,吃浆水面能消暑。买上一包酒曲,自己酎些醪糟醅,想啥时候喝了,就用开水冲上一碗。

酎醋,在方言中,是一个贬义的方言词,比喻有意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你俩关关做生意好好的,再不要听他谁给你酎醋。二胡旦在村里胡酎醋里,把村里倒得醯酸。

菹,zū,腌菜,酸菜。《说文解字》:“菹,酢菜也。”酢,即今天的“醋”字,酢菜,就是腌制的酸菜,也叫腌菜,所以清代人王筠说:“酢菜犹今之酸菜。”酸菜,是用盐腌制的,这样渭南方言引申为腌制,腌菜就叫菹。《诗经•信南山》:“疆场有瓜,是剥是菹。”菹,就指腌制酸菜,也叫腌制。因为腌制离不了盐,所以古人把腌制肉酱也叫菹。《礼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糜鹿为菹。”糜鹿为菹,就是把麋鹿肉腌制肉酱。《仪礼•士昏礼》:“菹醢四豆。”菹醢,指腌制的肉酱。醢hǎi,肉酱。所以,渭南方言把腌制食物就叫菹:今年多菹些牛肉辣子酱,娃上学去多拿几瓶,让他大学同学尝一哈。豆豉没菹得(dùi)哩,缓几天才能吃。

总之,酎,是以曲酿造,菹,是以盐腌制,两个字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以“做”代替酎与菹。 

方言不是土石古

有人把方言叫土语,因为是土语,所以,没有与其义相应的文字,这样,各人想咋个写就咋个写,写出的方言字不达义,只能表音,不能表义。方言其实并不土,而是古,今天的渭南方言中,有大量的词语,如果不研究古籍,不研究古代文化,我们是无法正确写出来的。因为大量的方言词本来就是古汉语。

下面举几个例子:

税,shuì,方言音suì,现代汉语是税收之类的意思,而方言把午休也叫“税”,不脱衣服的休息叫税。《史记•李斯传》:“物极则衰,我未知所税驾。”唐司马贞解释说:“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诗经》:“召伯所说。”说通税,即休息。所以,税引申为休息,而方言多指白天和衣休息:我在沙发上税了半小时。我这人晌午从来不税。

刘,liú,现在汉语指姓刘,而方言有削、砍的意思:把这一节槐木刘得光光的,能做个锨把。拿个锨,把地面刘得平平的,铺上麦荐再放苹果。刘,在古汉语中,本义是杀的意思。《说文解字》:“杀也。”《左传》:“虔刘我边陲。”刘,又引申为削、砍,《墨子》:“须臾刘三寸之木。”意思是一会儿能削三寸长的木为木钉,刘,义为削。又引申为剥落、凋殘的意思。《诗经•桑柔》:“捋采其刘。”毛亨说:“刘,爆烁而希也。”朱熹说:“刘,殘也。”夜黑来下了一场霜,树叶落得光刘刘的。苞谷棒子剥得刘刘光,一戋皮都没留。

札,zhá,方言音zá,现代汉语很少用这个字,而在方言中有两个意思,是指得病了,二是指人死了:娃札了嘛,溘打吊针哩?娃发烧哩,烧到四十度,,得打一礼拜吊针。你要是札了,我娘们三个咋过呀!“札”的这两个意思,都是从古汉语中传承下来的。《周礼》:“大札则不举。”郑玄解释说:“大札,疫疠也。”疫疠,就是瘟疫,疫病,新冠肺炎就是一种疫病,方言泛指病。《国语》:“抑刑戮也,其夭札也。”杜预解释说:“短折为夭,夭死为札。”所以,札,意思是死。

有些方言字是很简单的,由于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古义而写不出来。

把这根椽夭成三节子,这个“夭”字就是断的意思。都是古义,如果不懂,很难写出“夭断”这个方言词。《庄子》:“而中道之夭于斧斤。”《管子》:“毋夭英。”这两个“夭”都是断的意思。

这事不好乂治,乂,yì,治理。《尔雅》:“乂,治也。”《礼记》:“战战唯恐不能乂。”北魏庐辩解释说:“乂,治也。”乂很好写,只有两笔,你不懂它的古义,怎样能写出“乂治”?

有些方言听起来很“俗”,很“土”,其实也是古汉语词汇。

《山海经》:“有鸟焉……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衕,tòng,《玉篇》:“下也。”即腹泻,也就是拉稀:夜黑来肚子受凉了,今倝早稀屎衕衕衕。

连,方言把狗交配叫连。《吕氏春秋》:“牛马乃言,犬彘乃连。”这是说牛马能说话,猪狗交配就成怪了。这两句方言,我们在人前都不好意思说,而在古代,文人把它们写进书里,能说土吗?

有些方言词,是由古代文化演变来的,不懂古代文化,这些方言词就写不正确。渴里榪槎,是急的意思,渴《玉篇》:“急也。”急就是快的意思。榪槎,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筑都江堰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现在都江堰还有。简单说,榪槎绑起快,用起快,拆起也快,所以方言引申为快,这样就有了“渴里榪槎”这个方言词了。

总之,方言不土,而是古。我们今天说的很多话其实是几千年前古人说的话,是我们在方言中,不识方言真面目。如果能走进古书籍,你就会真正认识我们的方言,被我们的方言所震撼!

戏弄与莳搑

戏弄与莳搑,渭南方言读shì lóng,也读ri lóng,但词义不同。

戏弄,xì nòng,方言读rì lóng,最早出自《史记》,是戏耍的意思,往往带有恶作剧:他刚刚要坐凳子,我偷偷把凳子拿掉,他“卟嗵”一声,栽个仰躺姿。也指胡整治动物:你俩戏弄狗,小心狗把你俩咬了。戏弄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啰嗦了。

莳搑,shì róng,方言音rì lóng。莳,《扬子方言》说:“莳,更也。”即变更种植。泛指种植,栽种。搑,《集韵》:“搑,收也。”收获,收取。莳搑,意思是种植收获,方言的意思有三个:

莳搑,偏义词,种的意思:今倝早蒔搑了一片萝卜,刚莳搑完。

莳搑,偏义词,收获的意思:夜来把庄南二畛的苞谷莳搑回来,今早猝种了。

莳搑,泛义也指各种劳动:果园里的活多得太,荐天莳搑都莳搑不完。刚莳搑了席大一片地,想栽些蒜,冬天吃蒜苗。

莳搑,如果和其他栽植收获的动词连用,往往表达出对别人这种劳作不满:年时在那二亩地刚莳搑栽上苹果树,今年可莳搑挖了,年年胡折腾

戏弄和莳搑,都是动词,戏弄是对人或动物,莳搑是对土地和植物,两个词语不能混为一谈。

作者简介:吴清西  渭南临渭区人,乡村退休教师,对于渭南方言情有独钟,退休几十年来,醉心唯在渭南方言,痴心淘漉渭南方言词语于典籍之中,也发表些有关渭南方言的文字。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吴清西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