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3日讯全省又一座长江大桥迎来新进展。11月23日,由湖北交投投资、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燕矶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墩“哑铃形”钢围堰成功封底,标志着大桥即将“水落墩出”,步入主塔施工阶段。

燕矶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墩钢围堰施工现场。通讯员王洪松 摄


(资料图片)

中铁大桥局项目总工程师蒋本俊介绍,燕矶长江大桥采用双塔单跨设计、一跨过江,主跨1860米,为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悬索桥,也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连接黄冈市、鄂州市。

其采用的巨型“8”字形锚碇及哑铃形主墩基础、超厚壁混凝土主塔、超低矢跨比不同垂度四主缆及加劲梁结构,创新性强、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质量控制难。

呈“哑铃形”的燕矶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墩钢围堰。通讯员王洪松 摄

蒋本俊说,今年9月份以来,长江水位处于近15年来最低值,位于黄冈侧的北岸主塔墩位处水深过浅、淤积严重,无法按既定方案下放围堰。

为解决难题,中铁大桥局迅速进行方案优化。“封底”是围堰施工最关键的工序,水下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充分包裹围堰侧壁、钢护筒,形成2.5米至3米厚度的围堰“底板”,围堰内抽水后,能抵抗巨大的水压力,提供无水施工环境。

本次封底的哑铃形平面,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共计浇筑混凝土5500余立方米。为确保封底质量,设置两道隔仓,分三次水下灌注,最终顺利完成。

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线路全长约26公里,是打造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湖机场)的综合配套工程,是建设黄冈临空经济区的关键支撑,是打造鄂东地区空铁、空陆联运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过江通道。

该通道将充分发挥黄冈、鄂州、黄石三市综合交通比较优势,推动三市跨江联动开发,促进黄鄂黄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工程,对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武鄂黄黄都市圈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刘佩娅 徐颖 周威)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