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和中华鲟一样,长江鲟也是长江里的一个旗舰物种,此前已被宣布野外灭绝。这几天,它的家族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时隔23年,长江鲟首次在天然水域孵出幼苗,跨出了野外种群恢复的关键一步。

一周前,在长江四川宜宾江安段,科研人员将雌雄各10尾成体长江鲟放入人工产卵巢,通过调控水流速度、模拟产卵河床环境,引导长江鲟在天然水域自然产卵。一周后,科研人员欣喜地发现,长江鲟发生了排卵、受精行为,这充分证明长江鲟在野外具备了自然繁殖能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这个实验的成功,打消了人们对长江鲟不能在野外繁殖的顾虑,验证我们长江鲟在天然水域能够自由交配。”

202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但人类从未停止对其野外种群重建的努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长江鲟产卵繁殖生态需求模型,我们这个实验最重要的是从室内的自然繁殖转向室外,诱发了长江鲟在天然河道的产卵。”

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长江大保护,长江干线生态复绿856万平方米,优质水断面已经超过97%。长江水环境的改善,为鱼类繁衍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接下来,我们就是放在这个开阔水体里面去,把这个实验进一步重复,摸索长江鲟适合繁殖产卵的空间,通过长江鲟的保护,整个长江生物多样性就达到更高的水平。”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罗金玉 温少海 肖颖 何进 荆州台 责任编辑 解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