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业是合肥近年来的“起家”产业,也是“当家”产业。近年来,合肥依托辐射长三角市场的区位优势、本地冰洗产业链配套优势、政策土地用工要素成本优势等,紧抓家电巨头全国布局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大件”(空调、彩电、洗衣机和冰箱)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未来,合肥市将把这一“发家”产业紧抓在手、做大做强,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智能家居产业之都。


(资料图片)

冰洗规模全国第一

家电产业是合肥第一个突破千亿产值大关的产业,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把家电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通过招大引强与内生培育相结合,汇聚了国际国内多个世界一流品牌。

“引进的8户企业中包括海尔、美的、格力等世界500强企业,美菱、惠而浦、荣事达等8户本地骨干企业。中小企业更是群星璀璨,科希曼、荣事达太阳能等7户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万朗磁塑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美的智能等4户为省专精特新冠军。”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是有了这些“大牌”的支撑,合肥去年家电“四大件”总产量达5750.6万台套,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均居全国城市第一,占全国近1/4。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家电产业形成三大核心集聚区引领、三个特色集聚点、一个产业转移承接点为补充的分布格局。其中,合肥高新区为西部核心区,以洗衣机、空调为主;合肥经开区为南部核心区,以冰箱、洗衣机、空调为主,彩电为辅;新站高新区为东北部核心区,以彩电为主、冰箱为辅。

“三个特色集聚点在承接核心区产能外溢基础上,另辟蹊径发展厨卫电器、小家电,形成各自发展特色。”该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合肥市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以空间大重塑牵引制造业发展大变革。作为传统“用地大户”的家电企业“腾笼换鸟”势在必行。可喜的是,我市15户营收在20亿级别的主机企业,在2021年亩均效益评价中,14户为A类,1户为B类,15户企业合计占地8149.24亩,税收48.29亿元,亩均税收59.25万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

引导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过去,工厂SOP(标准操作程序)一般是由车间工程师根据自身经验编写,效率相对较低。而现在,走进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这里有具备智能派工、自动ESOP生成等功能的“虚拟IE工程师”,它可以将SOP输出时间从3~4小时降至3秒以内,并可根据人员数量、人员工时段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从数千种组合中快速输出“最佳方案”,效率提升达到30%。

今年1月份,全球灯塔网络发布第10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入选,成为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首座灯塔。“凭借灯塔工厂的实力,未来,我们想和蔚来、大众等新能源厂家建立合作关系,打开我们在汽车电子的新赛道。”企业负责人汤志强说。

不仅仅是合肥海尔,近年来,合肥市抢抓家电消费结构升级机遇,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实现产品结构升级换挡。通过技术改造,实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增强家电产业制造环节核心优势。“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5个,品牌企业全覆盖,占全市近1/5。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3个。建成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13个(国家级2个)。”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家电企业总部经济能级

近年来,家电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当原本拥有的优势开始慢慢消退,合肥如何应对挑战?

“把提升总部经济能级作为产业发展着力点,力争吸引企业‘第二总部’、重点事业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落地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该负责人说,合肥市还将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做大做强本土品牌,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

厨房烟灶联动,打开炉灶抽油烟机自动开启;智能床垫改善睡眠质量,贴合人体自动调节;卧室全部声控,拉窗帘和关灯直接下指令……近年来,家电产业不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面对产业从“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家庭”转型趋势,合肥市采取积极措施,将“双招双引”项目招引目标延伸到智能家电(居)产业链上下游,汇聚新动能。“同时,以产品升级换挡为核心,推进智能制造,提升创新能力为两翼,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该负责人说。

此外,围绕企业拓展场景应用需求,未来合肥市将拓展“5G”“工业互联网”“AI”等示范应用,实施智能化改造对标诊断、顶层设计,对标行业先进,打造一批灯塔工厂和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