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资料图】

一封来自

罗田县九资河镇人民政府的表扬信

寄到了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

大三学生胡科再也瞒不住了

向辅导员“交代”了

寒假期间的一次壮举:

在老家,他连续9个小时、

两次冲上山头

主动参与扑灭当地的一次大山火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把指针拨回到2月1日

……

“火”线9小时

胡家大湾是罗田县九资河镇张家咀村辖下的一个小村落,背靠望儿山,斜倚笔架山,出门抬头就是天堂寨。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超90%。

野松漫山遍野,一到冬天,枯黄的松针落下,厚厚铺满整个山坡。山坡边丛生的杂草一人多高,一到冬天也枯槁耸立如芦苇,当地人叫芭茅。

2月1日晚上7时,胡科和奶奶、姑姑、弟弟在家看电视。“叮咚”,手机响起更新的消息。胡科点开一看,有外村人在张家咀村群里问:“胡家大湾后山是不是着火了?”

胡科家的三层小楼就在村居的末尾,距后山望儿山百米之遥。

全家连忙跑出屋,抬头望去,山后的天空映出一片暗红色。

“好大的山火,怎么扑得灭啊?”胡科让奶奶沿村报警,自己则从小路往山上走,他想看看明火的火头烧到了哪儿。

奶奶惊恐的呼声引出全村人,不一会儿村里屋外挤满了人。胡科一个人在小路上摸黑向前走,眼前的天空颜色因火焰的跳动变幻不定。山间刮着横风,他看到了一条很宽的过火带。

一转身,胡科见到赶来的叔祖父胡旭东。胡旭东是湾子里的村干部,常年防火让他很有经验,“火头不在这里,应该在村那头马路边的胡季宗爷爷家”。

胡科在村里辈分小,胡季宗是他的祖父辈。80多岁的胡季宗腿脚不便,老两口住在村西北头最靠近后山的一栋孤零零的房子里,离山就隔着一片竹林和一条马路。

他们快到胡季宗家,就看见明火已烧过竹林,一阵风就可以越过马路,烧到胡季宗家里来。

危险!大家突然发现紧挨着小楼的一间砖土房墙外堆竖着一堆芭茅。干枯的芭茅一旦溅上火星,燎原之势就难以阻挡。

“快来搬!”赶到的胡科和大家一起搬运芭茅,顾不得叶片锯齿在脸上和衣服上划过,他们将一捆捆芭茅搬到远离火星的地方,再装上三轮车,拖到更远更安全的地方。隐患移走,胡季宗的家保住了。救了房子就是救了命,胡季宗倚着门框连声感谢。

眼见挡住了山火,胡科和胡旭东又想到山的另一边侦察一下火势。穿过杂草丛,看到另一面山坡安全,两人长吁了一口气,心也放下来。沿着这边的小路回到村里。

“哐当”,胡科一进屋,奶奶就将房间门反锁,顺手抽出钥匙。

胡科没打招呼就到处乱跑,让奶奶一直放心不下。好不容易回来,奶奶直接将他锁在家里,“你一个小孩儿什么都不懂,上去很危险”。

胡科拉了几下门,拉不开,在门后对奶奶说:“火在后山上烧,谁能安心啊。”

见奶奶不听,胡科打电话给远在武汉的妈妈徐小阳,说了事情的原委,对妈妈说:“我这么大个人了,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没有问题。我是入党积极分子,我就想着上去帮帮忙。”

妈妈理解了他的想法,做通了奶奶的思想工作。奶奶低头帮着胡科找手电,找外套,找鞋子。“只要你保证一句话,一定注意生命安全。”奶奶说。

胡科换了一双运动鞋。刚才出门急,趿着布鞋就上了山,走了一圈,感觉脚上有点不对劲,磨出了个大水泡。

他还换上外套,拿上充了一会儿电的手机、一支强光手电,胡科又走上了后山。

火正烧得急,隔着树丛,明火乱窜,火光照亮了山林。

机器声、呼唤声、呐喊声……一场灭火大战的声势盖住了风声火势。整个罗田县的森林消防队伍都已赶来,在左右两山头同时投入战斗。

有人喊,鼓风机没油了。胡科应声,我去。转身跑下山。

山下已经准备好油壶。一手拎一个,二三十斤重,胡科又折返跑回山上。“我最开始一次提两个油桶,到最后只能提一个油桶,虚脱了。我记得当时有个画面,我说我这里有油,一排人回头定定地看着我,冲上去的感觉就像送弹药的。”胡科说。

脚下踩过的地方已经完全过火,全是炭黑的。强光手电照过去,寸草不生,树干也烧得黢黑。

左右合击,火线一点点压缩。突然,前线骚动起来,欢呼声传来,会师了。两支大部队穿越火海,打通通道,完成了对山火的合围。

胡科看了看手机,有好几个奶奶和妈妈打过来的未接来电。“怕接了手机没电,后面打不通我的电话,她们更担心。”胡科每隔两个小时,回一个电话,报个平安。

他不知道的是,他不回电话的那段时间,妈妈和奶奶在村里大群里不停地问:谁看见我家胡科了吗?平安否?

凌晨4时,山火完全扑灭。

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得法,设备跟得上,几个小时之内就组织起一百多台鼓风机,山火虽烈,一夜间终于扑灭,出乎很多人“老”经验的意料之外。休息时,大家议论起这场山火,虽然来得突然,但预案充分、平时训练有素,是扑灭的关键。“当然还有这个大学生帮忙。”有人开玩笑道。

一路挥着树枝,抽打火星,胡科也走上山顶。抬眼望去,笔架山影影绰绰。

笔架山在当地人嘴里属“野”山,原始森林中还有长着几个人才合抱得住的大树。这场与山火的遭遇战,成功阻断了火势向笔架山的蔓延。

山顶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熟人也越来越多。来不及彼此打招呼,靠着一级石头台阶,胡科坐下来休息。“紧张时,来回奔波,一点也没感觉到累,一坐下来,困得不行。”

凌晨4时30分,胡科回到家,一夜未睡的奶奶做好了一碗面放在桌上,有肉、有圆子、有蛋。胡科端起碗,大口呼噜噜,他太饿了。

得知胡科的英勇事迹之后,同学们纷纷为他点赞,身边朋友却觉得这本就是他的风格。

打开胡科的朋友圈,满屏都是青春与热爱。喜欢户外活动的他,大一就加入骑行社,三年间组织参与了许多骑行活动。无论何时有人需要帮助,他都会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给人留下正直、诚实、稳重的印象。

大学里他在班级担任团支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素养,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史书籍,大二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大三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