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过测评博主推荐购买的“闲置商品”。记者 李静摄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一大批“第三方测评”账号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各平台测评博主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五花八门,不少市民在购买了博主推荐的“好评商品”后,却纷纷吐槽体验感不佳,甚至出现皮肤过敏等问题。产品测评账号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市民应如何理性选择称心商品?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不少市民纷纷“踩坑”

跟风下单致皮肤过敏

“没想到跟着测评买东西竟然也会‘踩坑’,前两天我想买一款直发膏,于是翻阅了多篇测评笔记,最后在看了一个红黑榜小视频后,当即决定拍下博主推荐的‘强烈种草款’,结果拿到手后才发现,这个产品并没有那么好用。”市民张欢欢表示,近日她在微信视频号刷到一个题目为“直发剂测评合集”的小视频,在博主的解说及推荐下,她便购买了一款红榜产品,但在使用时,她才发现,该产品远远达不到博主宣称的测评效果,产品不仅有一股浓重的刺鼻味道,而且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直发效果也一般。

无独有偶,市民赵阿姨近日也上了一次测评博主的当。她经一个专门做产品测评的博主推荐,购买了一款油污清洁剂,但是在清洗自己的抽油烟机和灶台时,赵阿姨发现该油污清洁剂事实上并没有出现测评博主视频里的“神奇”效果。“在他的测评视频中,顽固的油污一遇到这款产品后,就会在几秒内立即溶解,随后博主只需要用布轻轻一擦,抽油烟机就焕然一新了。然而我喷了小半瓶了,抽油烟机上的油污还在上面,很难弄下来,感觉上当受骗了。”赵阿姨说,要不是看测评博主发出的这条视频点赞量已经接近两万,并有不少网友在下面留言称,产品真的好用,她也不会轻易购买。

“体验感不佳都是小事,我差点毁容。”1994年出生的张女士近日也经测评博主的推荐,购买了一款网红面霜。擦拭了几天后,她发现自己眼睛周围出现了大片红肿,于是赶忙来到苏州市相城区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内科主治医师夏云明经检查,诊断张女士为皮肤过敏,随后,夏云明为她进行了脱敏药物及硼酸溶液治疗,目前经过一周的治疗,其症状总算得到好转。

三成账号存在虚假测评

好评产品多为小众品牌

在多家社交平台上,记者输入“测评”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数百万篇相关测评视频或笔记。从电子产品、汽车、家用电器、锅碗瓢盆,到网红零食、服装发饰、护肤用品、折叠购物袋……博主测评的商品几乎无所不包。

市民若仔细浏览这些测评内容及测评账号就会发现,很多测评博主都在社交平台上设置了商城入口,并发布好评产品的购买链接。张欢欢告诉记者,能获得博主肯定的测评产品,基本上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品牌,而一些品控能力较强的大品牌,却经常被测评博主以各种理由“挑刺”。“大品牌通常不缺铺货渠道,那些小博主一般没法取得大品牌的代理权,并享受进价优惠政策,因而他们只能与一些小品牌合作,以测评的名义,对产品大肆吹捧。”张欢欢认为。

今年3月下旬,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经过对微博、小红书、快手、B站、西瓜视频、微信平台等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以保证测评公正性。

调查还发现,有35.7%的测评账号存在疑似虚假测评问题,主要表现为夸大宣传,使用绝对性词语,放大产品功能、功效,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测评产品与实物不符;存在不正当竞争,以偏概全,依靠主观评价,故意诋毁某一商品。从品类来看,服装鞋靴出现疑似虚假测评类问题的占比最高,达到88%;而数码家电产品由于具有明确的规格型号及各参数指标,测评账号疑似虚假测评的概率通常较低,可信度相对较高。

恶意抹黑对手涉嫌违法

多方管控摘下美颜滤镜

“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通过自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的方式,测评商品的性能、效果,提供消费参考以及‘避雷’指南。”根据中消协报告,目前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呈现零散特征,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

上海市锦天城(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姚丹表示,商品质量的检测和评定需要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并出具检测评定报告。个人消费者可以就真实的消费体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但不能以检测为名,进行虚假宣传、抹黑其他产品、恶意贬低竞争对手等。如果经营者通过虚假测评方式进行宣传或在测评活动中故意抹黑其他产品,则违反了《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可以由行政机关进行处罚。而对于侵犯他人名誉、商业信誉等行为,还应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测评博主应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对产品进行客观评价,而不能既扮演运动员,又扮演裁判员。”姚丹介绍,近年来因为虚假测评、恶意公关而导致测评博主最终不得不承担法律后果的案例并不少见。早在2020年,“小红花测评”通过设置不合理的比较条件,得出对广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利的检测结果,进而降低竞争对手商誉,最终因商业诋毁被罚10万元。为此,姚丹提醒市民,“第三方测评”应客观公众,不能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此外,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测评博主在网络空间发布视频或图文时,同样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为所欲为、不加节制,一旦出现“按键伤人”“恶意诋毁”等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方测评’是互联网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就一棒子将其打死。”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高钟表示,如何引导这个行业走向规范化、阳光化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管控、行业自律、平台监管等措施,加强对第三方测评内容的审核力度,并尽快设立相关测评标准,使得第三方测评能够摘下商品广告的美颜滤镜,避免“商测一体”“以商养测”行为,给用户提供一个最真实的测评体验。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有独立的自我评判意识,不能人云亦云,跟风盲目购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