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只有“巴掌大”的“口袋舞台”上,古筝、舞蹈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围绕舞台设置的志愿服务集市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健康义诊、应急救护培训、反诈宣传等摊位前人头攒动;广场上的太极拳教学区,不仅聚集了不少老年人,注重养生的年轻人们也加入其中……昨晚(8月5日),“‘句’文明 享夏夜”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镇江句容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和句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时举行,让市民们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文化盛宴,切实推动文明实践“活”起来、“热”起来。

“有点紧张,也有点开心,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即将升入四年级的汪懿馨是一名古筝爱好者,在老师的鼓励下,她报名参加了“口袋舞台”演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大的舞台上,没有大型音响、灯光造型和庞大的演出队伍,演出的节目都来自主动报名的普通市民。“不需要购票,演员少则两三人、多则二三十人,是贴近市民生活的微演出。”句容市委宣传部创建科科长乔清介绍,为了方便有才艺的市民报名参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夜场”现场设置才艺报名处,吸引市民现场扫码报名,让老百姓成为活动的主角,真正实现让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

今年7月以来,句容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广泛开展“‘句’文明 享夏夜”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整合乡村大舞台、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参与活动,创新打造文明实践“夜场景”,积极搭建惠民利民的“大舞台”。

“目前我们累计收集群众提出的‘夜场’活动‘菜单’有1100多条。”乔清告诉记者,为了让主题活动更贴合群众要求,句容全市30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利用休息时间时间走进居民家中,“话家常”“唠农嗑”,倾听群众“微心愿”“微需求”。围绕“菜单”需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及时组织开展戏曲纳凉晚会、“百姓大舞台”文艺汇演、“三伏天”养生讲座、溺水中暑急救、太极拳健康操等活动,持续丰富群众夜间时段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将持续拓展文明实践‘夜模式’,丰富广大群众的活动菜单,切实做好惠民利民服务工作,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乔清说,接下来,各文明实践阵地将结合各自实际,开发拓展百姓舞台、全民健身、露天观影、非遗展示、阅读分享、儿童游乐等多种功能,确保有效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摄影/余晖 编辑/高予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