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农贸市场是保障市场供应、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近日,又有一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空调送来凉风,菜品丰富新鲜。中午时分,在焕然一新的苏州高新区徐何集贸市场,市民李女士拎着荤素菜和水果,刚刚完成了周末大采购。

“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也凉快,环境各方面都很好”,李女士说。

此前,徐何集贸市场由于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已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购物需求。2023年7月,狮山横塘街道启动市场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市场,共有2层,包括一层中间功能“菜市场”、外围“小型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和二层的“狮山街道家政实训基地”。

徐何集贸市场经理许海军介绍,改造后增加了照明、空调和数字化元素。

除了明显的内外颜值提升外,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元素更是让菜场好看又好逛。数字大屏实时显示市场客流、商品价格、食品安全检测等数据,市场内的摊位还接入线上运营系统,居民使用手机小程序线上选货下单,最快45分钟就能送菜上门。

许海军说,所有的商户都接入线上运营系统,给商户增加最少25%到30%的经营额。有的年轻人不愿意跑进菜场,就可以在手机上购买。

此外,苏州高新区的金色、狮山、索山等农贸市场也相继启动升级改造。在姑苏区,彩香一村农贸市场项目开工建设,未来将打造以农贸市场为载体的新式邻里中心模式。

按照《苏州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全市计划改造提升80家农贸市场。截至6月底,17家已完工,17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8家农贸市场已开工建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