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我家小区旁有一条景观河。岸边鸟语花香,河里鱼多水好,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小憩。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由此平添了几分意趣。

然而,多少有点令人遗憾的是,间或有人在这条景观河里用网捕鱼。这种网非常细密,整个地连接起河的两岸。无论大小鱼儿,一旦误闯,几乎都难以幸免。于是,捕鱼者兴高采烈,满载而归,景观河却因此遭受重创。河里的鱼儿减少,垃圾、浮萍和鱼虫渐多,水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造成的后果肉眼可以窥见。

其实,一条总也看不够的景观河,有人在此悠然钓鱼,一般无伤大雅,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但如果有人想用细密的大网捕鱼,无疑就“大煞风景”了。纵然他们有其千奇百怪的理由,人为破坏了景观河的生态平衡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景观河遭受的困惑,折射出的既是一些人的文明素质问题,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话题。如此不计后果,恨不能将鱼儿一网打尽,充其量只是肥了个人的腰包,却无形中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损害了更多人的公共利益。建成一条景观河本就不易,需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而破坏它也许只需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像用细网捕鱼那样,致使建成的景观河遭受重创。想迅速恢复,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让景观河成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来很有必要。许多景观河已经开始往这方面努力了。因为人们知道,生态的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好的生态来护佑,难有更理想的环境呈现。而缺少了保护景观河的自觉,缺少了对景观河自然生态应有的敬畏,环境变差的后果就在眼前,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更进一步的生态危机。所有这些理应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觉。

笔者认为,对景观河的切实保护,需要有关方面的常年坚守,也需要公众从每一件身边具体的小事做起,最好多管齐下,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杜绝于萌芽之中。比如,加大宣传的力度,在捕鱼者可能下网的地方,抑或已经出现这种现象的河边,立一块“禁止在此捕鱼”的醒目标识牌,并附上具体的禁止理由;留下执法部门的联系电话,欢迎市民随时举报,方便有关部门及时执法;请河长、巡查员等以条块包干制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巡查,尽可能降低类似状况的发生频率,更好地守护既有的生态环境。

保护景观河的生态环境不轻易受到人为的改变、搅扰,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守护身边的生态环境,人人责无旁贷,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