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韩宗峰

暑期夏令营种类繁多,但“吃苦夏令营”快速脱颖而出,获得家长们的青睐。不少平日里娇生惯养、一心扑在书本上的孩子入营后,从“吃苦”中习得团结合作的精神,感知到生活之艰辛和奋斗之可贵,平时懒散、松垮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

不可否认,适当吃苦有利于孩子强健体魄和养成坚毅性格,但家长不能盲信“烈日军姿”“夜间行军”等对孩子性格养成的效用。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难以速成的,限于时间等因素,“吃苦夏令营”更多是体验式项目,而非养成型项目,短则几天、长则一两周的夏令营根本担不起“性格养成”这个重担。家长要培养孩子坚韧的意志品质,不能寄希望于短暂的夏令营生活,而是要将吃苦化于家庭之中、贯穿成长始末。比如让孩子承担洗衣、洗碗、做饭、打扫房间等家务,通过持之以恒的引导,慢慢养成孩子能吃苦、善坚持、懂自律的品格。

“吃苦”不是一味“受苦”,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夏令营时,要注意“吃苦”程度与孩子年龄、兴趣特长和身心承受力等是否契合,因势利导、有选择性地报班。同时,也要区分哪种苦是“有益之苦”,除了夏令营里吃挑战体能极限、承受艰苦环境的苦,更要关注能不能吃自律、钻研之苦,要多关注孩子能否避免沾染网瘾、戒掉纯粹消遣网络,能否养成规律作息,能否坚持运动和健康饮食,迈开双腿、克制住口腹之欲。家长在这些方面多加关注、引导,可能远比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更急迫也更有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