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夏季高温,也是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多发期。为有效预防夏季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夏季食品安全事故易发、高发的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工作,并强化靶向监管,在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以乳制品、卤货、冷冻食品、生鲜食品等消费集中、需求量大、保质期短、易腐烂变质、时令性强的食品品种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全力保障群众夏日“舌尖安全”。

近日,海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执法人员对新孔路金宝农贸市场以及附近多家卤货熟食店、冷饮批发店进行检查,并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在一家烤鸭店检查时,因为涉及家禽类,执法人员不仅检查了进货单据,还要求对方提供动物检验检疫证明。“没有动检证明,但我们购买的是箱装冷冻鸭,外包装上有合格证明。”一番电话联系后,店主终于用手机出示了相关合格证。对此,海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庄钦博表示,“履行进货查验是《食品安全法》对经营者的基本要求,食品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不仅要查验进货商的相关资质,还要对每个批次的货物进行查验,如食品的合格证或禽类的动检证明等,并保留相关票据。”此外,执法检查人员还要求店主在销售烤鸭时佩戴口罩、公示烤鸭制作时间,因为夏季高温,卤货熟食等食品极易因为存储不当而变质。庄钦博也建议店主在销售区张贴友情提醒,提醒消费者“适量购买,建议当日食用完毕”。

每年夏季,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会针对夏季食品安全事故易发的特点,加大对饮料、乳制品、冷冻食品、生鲜食品、肉制品等重点品种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抽检。7月底,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了进一步加强夏秋食品经营安全监管,针对夏秋季食品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工作。除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食品经营者管理水平外,还强化靶向监管,聚焦食品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整治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未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进货查验等法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督促食品经营者按照食品标签标注的条件贮存食品,及时清理包装破损、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在餐饮服务单位,则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集体食堂、大型宴席承办单位、旅游接待饭店、农村集体聚餐固定办酒场所以及加工经营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凉拌菜、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餐饮单位,是否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严把原辅料购进质量关、餐饮加工制作关、餐饮具清洗消毒关和环境卫生控制关。同时,着重围绕病媒生物防控、原料食材采购、食品加工贮存条件、成品与半成品管理、餐具和工用具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食品留样制度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等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开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操作行为,全面保障广大消费者夏日“舌尖安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