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维持身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之一。肝脏受损早期病情隐匿,几乎无明显症状。肝区疼痛、皮肤黄染、腹水等症状一旦被发现,疾病则到了较严重的地步,这也就是肝脏被称为“哑巴器官”的由来。那么,肝炎的病因有哪些?什么症状表示可能得了肝炎?肝炎是否会传染?对此,科普时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曹玮。


(资料图片)

什么症状预示可能得了肝炎?

肝炎的症状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消化道相关的症状,例如恶心、厌食、食欲下降,严重时有可能会出现呕吐。另外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乏力,皮肤、巩膜明显发黄。

当然,也有一部分肝炎是比较“安静”的,比如脂肪肝或者非活动性肝炎。这部分肝炎患者需要做检查才能发现。

肝炎会传染吗?

肝炎是否会传染取决于肝炎的类型。我们通常提到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其中甲肝和戊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进食了被病毒所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源可导致感染;而乙肝和丙肝都属于性传播及血液传播疾病,可以通过性生活、血液以及母婴进行传播。

但也有部分肝炎没有明确传染性,比如脂肪肝、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炎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吗?

有一些肝炎不经过任何处理是可以逐渐自我缓解的,但是有一些慢性、持续性的肝炎,如果炎症状态一直在持续,肝细胞组织不断破坏和再生的过程反复发生,是有可能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

打疫苗可以预防肝炎吗?

目前部分肝炎能够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比如乙肝。在全民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后,我国乙肝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我国有自行研发的戊肝疫苗,甲肝也有相应疫苗,可以按需接种。

但是,有一些肝炎当前没有成熟的方法来预防,比如说丙型肝炎目前就没有有效的疫苗,通常需要感染了之后早发现、早治疗。

年轻人就不容易得肝炎吗?

跟年长的人相比,年轻人确实有身体免疫系统方面的优势,肝脏组织的耐受性也会更强,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于肝炎的易患性低。

例如病毒性肝炎,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没有产生保护性的抗体,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而言,都是一样易感。

生活中哪些行为会伤肝?

有一些行为明确对肝脏有害,比如过度劳累、饮酒。

另外,有些人通过服用保健品或者其他药物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但是有一部分药物可能对肝脏有损伤。因此,如果已经患有肝脏疾病,在选择这些药物的时候就要非常慎重。

乙肝能自愈吗?

乙肝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现在发现的乙肝患者只是乙肝感染人群中的一小部分。90%以上的乙肝患者其实是隐性的临床感染者。

乙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愈的,但是能否自愈取决于感染时间和当时的状态:如果在特别年幼的时候感染,自愈的可能性往往是很低的,通常会经过耐受期,发展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或者乙肝患者。

乙肝妈妈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吗?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宝妈可在怀孕、生产、哺乳期间发生传播。但现在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方法进行母婴阻断,只要宝妈在怀孕过程中能够规律产检并监测自身的乙肝状态,就可以在生产之前恰当的时间进行药物阻断,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免疫球蛋白和正规的疫苗接种,是完全可以避免母婴传播的。

打了乙肝疫苗就不会得乙肝吗?

乙肝疫苗有很好的防护性能,但大家也需要在打完乙肝疫苗之后,去关注自身有没有产生抗体。当乙肝抗体滴度在20IU/L以上时,说明疫苗保护有效。

但如果接种之后没有产生有效的抗体,或者接种了疫苗一段时间之后抗体滴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就可能失去了保护性。此时,建议重新接种,或接种加强针来提高防护力。

得了乙肝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感染者最重要的是定期根据自身状态去复查、监测相关指标,如病毒载量、肝功能以及肝脏b超等。由医生协助你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何时需要启动治疗,采用什么药物来治疗。

治疗或规范监测期间,注意避免一些容易引起肝脏损伤的因素,尽可能戒酒,不摄入引发肝损的药物,避免过于劳累、熬夜等。

脂肪肝有特效药吗?

目前脂肪肝还没有特效药。脂肪肝患者往往会伴随超重、“三高”等,导致脂肪在肝脏组织中的沉积,引起继发的炎症。因此,我们要改善身体状态,偏重的朋友除了要控制体重,还应该管理好血糖和血脂。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