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与市中心区及西部地区仍存在明显差距,交通发展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市东部发展乃至深圳都市圈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张春杰等市人大代表继续紧盯“交通东进”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深圳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东部四区轨道里程仅占全市14.5%

市人大代表们在建议中提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深圳东部的轨道规模明显不足。目前东部四区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3、5、10号线和8号线一期,总里程64公里(其中龙岗区55公里,盐田区9公里),远低于西部151公里、中部198公里。轨道建成率东部四区仅14.5%,远低于西部31%和中部48.5%。

从规划布局上看,东部地区轨网也有待完善。《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在轨道快线规划策略中明确提出,原则上每个轴向外围次中心与主中心之间至少布局一条市域快线服务,同时在外围通过横向轨道快线串联各轴向快线和各次中心,形成全市轨道快线构架,但在实际布局,东部地区轨道网络沿轴线枝状发散,片区之间缺乏轨道交通联系。

此外,东部地区干线通道通行能力不足,导致整体交通运行压力大。除了东部地区与机场、粤东北、市中心区、香港方向等方向联系通道选择性少之外,东部地区各区之间交通联系也较为薄弱,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盐排高速、惠盐路、深汕路、东深路等道路交通拥堵严重,亟待增加衔接通道或提升改造既有通道,促进东部的融合发展。

东部交通快速“补课”

2016年初,我市提出“东进战略”,6年多来,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强力推进东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补课”成绩明显。轨道交通方面,地铁8号线一期、10号线已建成,3号线东延、14号线、16号线即将建成,8号线2、3期已开工。道路交通方面,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南坪三期快速路、丹平快速路一期北延、东部过境通道西段、坂银大道等重大通道建成通车;惠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机荷高速改扩建等高快速通道有序推进;深汕高铁、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等已进入实施阶段。

但与此同时,由于前期欠账太多,导致东部地区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依然存在明显短板,交通依然是制约我市东部发展乃至深圳都市圈发展的最大瓶颈。

张春杰代表说,根据深圳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要统筹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十四五’期间,以深圳东部中心为支点,向东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交通东进’势在必行。”

沿东部大低碳产业轴部署快速轨道交通

综合目前东部轨道交通建设情况,市人大代表建议,为落实深圳“构建世界一流轨道都市”战略定位和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结合全市轨网规划,将城市轨道21号线、10号线东延、17号线、25号线、18号线纳入全市轨道五期建设,加密完善东部地区轨道网络布局。

其中,轨道21号线西起前海妈湾保税区站,经前海中心区后,向东串联南山科技园、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国际低碳城等重要产业片区,是促进深圳重大产业区串联的重要廊道。因此,其建设具备非常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轨道10号线已于2020年8月通车运营,但其东延段目前尚未列入计划,相当于龙岗中心城连接坂雪岗科技城和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网上有一条“断头路”。尽快启动这一段的建设,对于深圳都市圈建设、深莞惠大都市区轨道互联互通意义重大。

代表们在发言中还建议,结合大低碳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密完善东部地区轨道网络。在东部低碳产业轴带上,北端有龙岗区国际低碳城、清林径水库,建设国家级“双碳”先行示范区;中部有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联动惠阳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构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南部有大鹏新区“LNG一条街”,积极布局海洋能源产业,建设大湾区的“绿电电源”。沿这一条轴带产业用地资源丰富、既有低碳企业初见集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交通通道来进行串联和打通。代表们建议,将轨道21号线东延至16号线坪山区田头站,并与龙大城际支线设置换乘,打造快速联通大低碳产业轴带的快速轨道交通通道,支撑大低碳产业发展。(记者 任琦 通讯员 艾海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