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不久的小香猪。文峰镇供图
“年轻人都往外走,他居然回了农村。”在巫溪县文峰镇利民村里掀起了波澜,乡亲们不理解,李国华这个年轻人怎么读完大学,却选择回家乡,过上了养猪种瓜的生活。但对于李国华来说,青春挥洒在乡野沃土,是他挥之不去的“田园梦”。
(资料图)
正值繁花盛开的初夏,李国华家中院子正热闹,彩虹藤本月季、火红蔷薇开得极艳。“这些都是我回来那年栽下的。”2018年从西南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李国华回到老家,也把创业的种子种进了自家院坝。
思前想后,创业干点啥?专业对口:养小香猪!香猪肉质细腻,市场前景广阔,单价更是普通肉猪的几倍。雷打不动,每天上午6点,李国华都要早早起床准备猪食,一天两顿的喂食、防疫打针、出栏销售,全是他自己一手操办。
从最开始的10头小猪,到如今每年的600多头存栏量,全村人都要赞他一句:“真能吃苦。”
年轻有为,有干劲、学历高,李国华很快就被利民村村委会“盯上”,在征求本人同意后,2019年成功任职利民村本土人才。
一边有自家蒸蒸日上的产业,一边有全村发展致富的责任,李国华笑道:自己在农村深深扎根了。
迎着乡村振兴的浪潮,李国华更觉自己肩上担子重了几分。
怎样才能让全村富起来?一次偶然,李国华从本土企业家何财明那里得知,有一种络用丝瓜,可以用来加工成鞋垫和生活用品。“这里天气湿热,海拔适中,是发展丝瓜的不二之选。”细细了解后,李国华发现,这不就是一直苦于寻找的产业发展“破题”之法。
2021年李国华带头承包12亩地,开始试种络用丝瓜。“搞产业,光有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第一年,由于攀藤架材质、品种选择的不恰当,没有种植经验的李国华栽了跟头。
“我真心觉得这是可以让农民增收致富做大做强的产业。”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再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学边改,终于,2022年的8月,李国华站在浓密的瓜藤下笑了。成人手臂一般的大丝瓜挂满田间,平均每亩收益也达到了5000元。
生机勃勃的络用丝瓜基地。文峰镇供图
初夏一场雨后,成片的丝瓜田愈发青翠,绿成了利民村最浓厚的底色。自从李国华试验成功后,在文峰镇政府基础设施的全力支持下,利民村丝瓜产业发展势如破竹。“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下,络用丝瓜种植规模扩大至100亩,带动全村40户农户参与其中。
“如今政策真好,政府还为我们免费提供丝瓜苗。”上下齐心搞发展,农户们热情高涨,李国华也免费为大家当起了技术指导员,种苗、牵藤、疏果……每个环节都有他瘦高的身影,他兴奋地说:“今年丝瓜长势好,能够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成为“新农人”,不仅是身份上的转变,思想上也要日日自新。今年,李国华又开启了探索之路——在丝瓜藤下进行套种,合理化利用土地,争取每亩土地收益突破万元。“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找一条出路,农村天地大有可为。”(黄一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