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京市玄武区利用“15分钟教育圈”优化课后服务入选教育部 “双减”典型案例。记者从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了解到,学校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山陵茶场等资源,在劳动节来临之际,牵手高校开展社会实践,“15分钟教育圈”再升级。
“欢迎大家来到南京农业大学智能温室,大家从这个大屏可以看到我们种植了很多作物,这边有一个设备进行扫描……”上午,在南京农业大学智能温室,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是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南京农业大学智能温室约4400平方米,38间温室,12间人工气候室,还有600平的作物表型公共展厅。在这里,作物能“上天”,人工气候室犹如太空舱精准调控作物的生长环境。在这里,作物能“下海”,表型传送带让作物“激流勇进”立体获取多元表型数据。学校农学院老师游思亮说,做农业研究需要条件和支持,这里可以提供基础研究条件。“在这里我们可以实验不同的方法,比如我想得到一个黄色或者红色的菊花,我们可以进行不同方法实验,最终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就需要不断的摸索。像绣球形状的菊花,还有菊花上面好几种颜色都是从这里培育出来的。我们也是希望给孩子一个科学启蒙,让他们对科学、对农业产生兴趣。”
【资料图】
学生们拿着研学单,一边听,一边记,还时不时向志愿者提问。“大豆一定需要紫外线吗?”五(10)班殷孜乐好奇地问。
“大豆不是需要紫外线,而是需要光照,紫外线对植物不好。我们需要红蓝光,不是紫外线……”得到志愿者的解答,殷孜乐赶紧记录下来。“我记录很多特别的东西,比如第一个展区是研究地上和地下的,然后人工气候,还知道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我都记录了很多有关植物的知识。感觉很新奇,遇到很多没有见过的。” 殷孜乐说。
在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志愿者们早已把各种品种的种子依次摆好,还把棉花做成花艺。五(10)班张乐之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所见所闻。“很开心,我们看到插在花瓶里的棉花可以这么漂亮,以前觉得它很普通。我是第一次来参观,很多知识比单看书,精彩太多了。我画了豆子,豆荚,还有水稻,稻穗上结了很多果实垂下来,棉花上面毛茸茸的,很可爱。” 张乐之说。
五(10)班俞欣滢说:“这些都是课本没有的,非常有趣。比如棉花,我以前只知道可以做被子,没想到可以插花。”
“我们给孩子设计的三个参观点,就是串起来的路线。”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张芳说,整条线展示着中国农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农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展示的是现代农业的状况,包括我们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智能温室是科研发展现状。农业科普一直都是我们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也希望把更多资源辐射到更多中小学,包括送资源去学校,也欢迎学生们走进高校。”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2004年建成开馆的,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高校专题博物馆,这是一座“记录着中国古代农业哲学的大学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卢勇说,农博馆的藏品,包括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多件、原版古农书346部3000余册、古代农业生活和文化用品、古代农业作物和动物标本,以及国内和国外各类土壤标本等。“这里是古代传统农具,有石制,有青铜,小朋友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农具魅力。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来参观,让中华优秀的农耕文化能够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好,把优秀农耕文化代代相传。”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校务委员韩树人说,这次“15分钟教育圈”实践活动针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利用周边资源开展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南理工实小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独特,周边有非常丰富的校外实践基地,东边是南京理工大学,西边是南京农业大学,向北就是著名的紫金山风景区,孩子们只要步行就能够到达这些场地。”
韩树人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策划和劳动教育相关的研学活动。“六年级的孩子前往中山陵茶厂体验采摘茶叶、炒制茶叶、烘焙茶叶……孩子们体验劳动过程,又能了解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雨花茶的生产过程。五年级的同学到南京农业大学,让孩子们去感受现代农业的发展。三四年级前往南京理工大学,我们跟理工大学也是有思政一体化联盟的建设,孩子既能学习优秀人才身上的劳动品质,也能够给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据了解,“15分钟教育圈”是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提出的一个概念,不久前教育部公布35个“双减”典型案例中,“15分钟教育圈”课后服务上榜。韩树人说,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只是“教育圈”的一环,在“双减”之下,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也是每一位老师思考的。“本次活动体现学校深度课程意识,每个孩子在出发之前都有一份研学单,孩子们是带着问题外出活动的。需要学生前期资料搜查,后期回到校园里,我们有相应的学科,比如劳动老师,科学老师,德法老师等走进课堂和孩子们开展深度研讨。”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通讯员/许小娟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