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钢筋水泥积木”在工厂生产出来,再拼装成地铁车站……记者日前从深铁集团获悉,深圳地铁四期调整线路将建设7座装配式车站。

深圳地铁四期调整工程采用装配式施工的车站共7座,分别为6号线支线二期华夏站、12号线二期沙浦站、13号线二期市中医院站、16号线二期福坑站、龙兴站、阿波罗南站以及3号线四期坪西站。这7座车站不仅是深圳首批装配式车站应用试点,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首批全装配式结构地铁车站。

地铁装配式车站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组成车站主体结构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内流水化生产完成,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拼装,将复杂的主体结构施工像搭积木一样拼接完成。

与传统现浇结构地铁车站相比,装配式车站在提高建筑质量及效率、减少现场现浇作业和用工需求、节约材料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并且基本不产生建筑垃圾,非常节能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地铁车站的整个拼装过程都在地下进行,这对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安装精度、运输及吊装等工艺流程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圳地铁四期调整线路装配式车站的建设将对今后类似的地铁车站施工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装配式车站与传统车站的建设有哪些差异?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车站的构件生产犹如在厂房里生产“积木”,只是生产的是标准极高的“钢筋水泥积木”,再将“积木”拼装成车站。目前,深圳地铁设置了两个装配式车站构件生产基地,分别由中国铁建和中国电建负责生产。

据悉,两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均配备了3+1自动化流水线,设计产能65环/月,可存放构件185环,能充分满足深圳地铁装配式建筑项目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按照计划,自2021年8月12日起至工程完工,将有3374块“钢筋水泥积木”在这两座大型“玩具”工厂被生产出来。

深圳地铁在对基地生产工艺进行升级优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打造智慧化工厂。产业基地能满足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支持的多维度/多层级AI分析、智慧监控、智能仓储和信息化生产需求,大型预制构件的长度误差将控制在1毫米内,每个模具组装完成后都将使用三维实体扫描,扫描精度可控制在0.02毫米。

此外,工厂还建立了BIM模型可视化系统,融合5G、BIM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原材进场数量统计、混凝土用料计量、构件质量责任追溯、养护温湿度控制、成品检测等智能化管理。(记者 李秀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