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铁血守桥,敢打必胜当先锋。


(相关资料图)

□ 王石杰(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

66年来,在武汉长江畔桥头驻守着一群年轻的官兵。他们身着迷彩服、手握钢枪、脚踩战靴,用脚步丈量忠诚,用汗水浇灌使命,始终以最高标准、最佳形象、最严要求,日夜守护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安全。他们就是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某中队的官兵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桥卫士。

武汉长江大桥共有八墩九孔。夏天,桥上骄阳似火,脚下蒸汽如笼,哨兵们头顶烈日大汗淋漓,每次执勤后前胸后背都留下大片被汗水浸染的盐斑;冬天,江边寒风刺骨,脸上犹如刀割,哨兵们顶风冒雪不惧严寒,有的甚至手上脸上出现冻疮。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义无反顾地将热血融进大桥,在寒来暑往中站成大桥的第九座桥墩。

在守桥中队,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当哨兵集合完毕准备上哨执勤时,都会进行集体宣誓:“爱军营,爱大桥,爱哨位,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忠党报国,敢打硬仗,视苦为宝,勇立桥头……”

“万里长江第一桥,我来站岗我自豪”“在岗一分钟,战斗六十秒”,在武汉长江大桥固定警戒点旁,守桥官兵用鲜红的笔墨写下豪迈的标语。从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来,中队全体官兵就把岗位当作战位,把执勤当作战斗,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强烈使命感,履行好守护大桥安危的神圣职责。

“爱比江水深,情比江水长,我们守卫在长江大桥上。多少风雨,多少暑寒,赤诚刻在我们的哨位上……”这是守桥中队的队歌——《大桥卫士之歌》,描绘了守桥官兵视大桥为生命、视驻地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的生动形象,深受大家喜爱,被一代代守桥官兵传唱至今。

“青春有很多种样子,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军装的样子,也很庆幸我的青春有守大桥的样子。”战士袁小西已经守桥12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守桥老兵,在这12年里他日日夜夜陪伴着大桥,无数次走过桥面巡逻,也无数次立在桥头站哨,早已把对大桥的感情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他说:“守大桥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我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大桥,也在大桥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

迄今为止,有几千名年轻的官兵在武汉长江大桥执过勤,为大桥安全默默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其中有4对父子、9对兄弟。胡铁舫在部队23年,转业到地方后,又把独生儿子胡勇送到了部队,并请求把他分到大桥上站岗。战士刘斌和他的父亲刘必党、伯父刘必农都是守桥官兵中的一员,他们在大桥上一共执勤16年,留下一家两代三人守大桥的佳话。

2021年7月26日,中队战士王文翔在桥下进行长跑训练时,忽然听见一阵急促地呼救声,原来是一名在江边玩耍的男孩不慎落入湍急的江水中,情况十分危急。王文翔一跃而下跳入江中,迅速游到男孩身边,从背后抱住他,将男孩从湍急的江水中救出,交给其父亲。他说:“我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服务是我的使命和宗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就应该挺身而出。”

参加抗洪抢险、勇救落水人员、帮助走失儿童……在驻地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守桥官兵都会挺身而出。

江水悠悠,唱不尽大桥卫士的誓言;汽笛声声,抒不尽大桥卫士的情怀。他们巡逻在万里长江旁,在这里接受磨砺,也在这里收获成长,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和付出,换来了大桥的平安、城市的安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