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暑假期间,不少学校开展了感受汽车视野盲区、学习防溺水和自救方法、模拟火场逃生、进行心肺复苏训练等安全教育,增加了许多实践内容,让孩子们感兴趣、记得牢,提升了安全教育实效。

今年暑假,许多学校注重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过,也有老师反映,有的安全教育看似轰轰烈烈,却有形式主义之嫌。比如,有的学校围绕“防溺水”组织了唱歌等十个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近乎“凑数”,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听得烦。如果只“动口”却不“动手”,学生很可能入耳却不入心,安全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脱离了实践的安全教育终究是缺乏生命力的。

要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当把重心放在实践上,让学生们在更多亲历中学会应对危急情形、提高安全意识。比如,组织学生坐在驾驶室里观察一下视野盲区,视觉记忆会带来深刻印象,提醒他们在汽车附近时要先走到安全地方,以避开视野盲区。把安全教育的阵地从课堂移到实践场地,虽然对学校来说会增加一些工作难度,但只有这样做,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减少一些形式主义的宣传内容,增加一些实践导向的实操演练,安全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消除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也应是实践教育。若把劳动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可以覆盖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场景。比如,广东省东莞市制定了“中小学劳动教育安全指南”,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实践劳动等方面指导学生规范劳动。这样,当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安全教育,学生每参加一次劳动实践,也是进行一次安全学习。

在安全教育中,不仅要学会警惕和规避风险,还需学会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与助人。培养学生应对风险和化解危机的能力,不能仅靠看视频、听讲课,更需要真正动手实践。许多学校与公共事业部门合作共建,设置安全教育基地;邀请消防员、急救员担任安全教育辅导员,带领学生学习急救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技能,以弥补安全教育中实践层面的不足,可谓一举多得。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发力,以暑期安全教育为契机,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增强动手能力,在“动起来”的过程中成长为懂得安全、维护安全的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