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老板周剑刚示范卧推。记者 李浛芃摄
一开就是23年,唯一私教老师66岁,会员年龄从20岁至82岁不等——
(资料图片)
这家“古董”健身房为啥能藏龙卧虎
本报记者 刘达 李浛芃 陈兆帅 本报通讯员 郭苏丽
生活的犄角旮旯,往往卧虎藏龙。
比如这家在古城区的老派健身房:隐匿在西环路沿河的平房中,最显眼的标志是窗户上的“健美”二字,里头的不少器材还带着锈迹……可就是这样一家健身房,一开就是23年,氛围热闹,客人从20岁小伙子到82岁的老人都有,有些人已经在健身房健身20年了。
这家健身房什么来头?是什么“魔力”吸引着新老客不断光顾?昨天,记者前往这家健身房一探究竟。
年代长、器械老、环境复古
唯一私教也已66岁
昨天,记者来到这家名为“社区体育”的健身房,走进门第一印象就是复古、厚重,像是穿越到了20世纪90年代。没有激烈澎湃的背景音乐,只有简单甚至“原生态”的健身器械,“来这里锻炼是真的‘撸铁’了!”老板周剑刚打趣说。
150平方米的空间里,各类健身器材摆得满满当当。周剑刚还特意示范了5个60公斤的哑铃卧推,并指着卧推器械中部的保护装置告诉记者,不少重器械都配有他亲手焊接的保护装置。
这家健身房开办于1999年,是当时苏州最早一批社区健身房。“我当时从苏州玻璃纤维厂下岗后,便在街道及社区的帮扶下,开办了这个健身房。”周剑刚说,现在健身房的器材中年份最久的还是两台组合运动器,是健身房开办之初由街道捐赠的,有些卧推架甚至还是他当年亲手加工的。二十多年以来,他也陆续购置了一大批健身器材。
周剑刚,除了健身房老板、苏州市健身健美运动协会会员的身份外,还是健身房的唯一私教。今年66岁的他,形体依旧保持得很好,“我现在50元一次的私教课也很受欢迎!别人看到我现在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就知道靠谱!”周剑刚说。
采访过程中,一位82岁的老会员还兴致勃勃地要与记者掰掰手腕,他已经在这里坚持健身多年,“我的训练强度和锻炼频次肯定不如年轻时候,现在主要就是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形体和精神状态。”
如今80%的会员是年轻人
他们都和健身达人成了朋友
在这家健身房里,最高峰的时候有近700个会员。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会员都已经上了年纪,周剑刚本以为会员会越来越少,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两年,不少年轻人也来健身,“现在的会员里80%都是30岁以下的,健身房像是焕发了第二春。”周剑刚说。
没有洗澡房、没有现代跑步机,是什么“魔力”让年轻人来到这家老健身房?“我是在附近散步偶然看到的,进来发现店主竟然66岁了,身材还这么棒,肯定是个健身达人,所以就想跟他学习。”23岁的刘青今年刚工作,想在休闲时间锻炼身体。去了几家商业健身房后,刘青发现,私教费用都很高,而且他觉得有的教练自己都不壮实。在看到周剑刚的时候,刘青就决定跟着他练了。“都说‘老马识途’嘛,跟着老同志总没错。”
周剑刚说,“老带小”确实是店里的特色之一,即由经验丰富的健身教练或爱好者指导新人,“常常可以看到一身腱子肉的大爷指导小年轻健身动作,氛围非常融洽,大家都是热爱健身的,也没有代沟。”
这种交流也让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老板与顾客,更像是彼此熟知的朋友。健身房的门口摆放一张方桌,这是周剑刚和老朋友们健身之余闲聊的一片天地,桌上放满了茶杯。“老罗你来啦,今天你可以练练二头肌。”“老张今天这么早就走啦……”每一名前来锻炼的人,周剑刚都很熟悉,他也会关注大家的身体状况,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坚持把健身房办在家门口
希望社区体育能惠及更多人
作为苏城最早的一批社区健身房之一,周剑刚的“社区体育”在滨河社区一角一开就是23年。23年间,他看着新老会员往来健身房,也看着不少同批的社区健身房关门。“我不求能赚多少钱。开门营业就是交个朋友,除去水电、房租等支出后,能保本就行。”周剑刚说,因为爱好健身,他从下岗后就经营了这家健身房,“对这个健身房倾注了太多感情。”
如今,苏城新开的健身房越来越多,面对外面的竞争,周剑刚并没有过多的担心。“来的都是爱好健身的老朋友,他们很信任我这间小健身房。我不关门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这批一直来的老朋友。”周剑刚说,每天下午1点,他都会准时开门迎客。晚上10点,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关店后,他会将每件器材擦拭干净、消毒。这样的规律23年来雷打不动,即使过年他也只休息3天。“老周的坚持和情怀,也激励我们一直健身,而且这家健身房就在社区里,正方便了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65岁的老会员陈培康说。
相反,随着健身房越来越多,周剑刚倍感开心。“这说明爱好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这与我起初经营健身房推广健身的理念不谋而合。”周剑刚说,和过去相比,人们参与健身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了。他年轻时健身只是为了把肌肉练大、好看,而现在参与健身的人大多是希望有健康身体。全民健身的理念一定会一直延续下去,社区健身也一定会吸引更多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