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作为全国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古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珍藏着历史。传承着记忆,是江南文化发展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载体。
摄影:张朝阳
(资料图片)
古城保护,功在锲而不舍;文脉绵延,要在固本开新。苏州致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以城市更新让“活的古城”焕发新机,让“住在古城”成为情怀,以产业蝶变让“业在古城”彰显价值。
▏固本开新,“白发古城”焕发新生机▕
古建老宅是古城的一张响亮名片,也是展示江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始终坚持传承与活化并举,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
今年,总投资近120亿元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在古建老宅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将开展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文物本体修缮、金城新村保护修缮及改造更新工程、章太炎故居保护修缮工程等项目,推动古城保护更新发展。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文物本体修缮项目效果图
金城新村保护修缮及改造更新工程效果图
章太炎故居保护修缮工程效果图
不仅如此,苏州正努力把一座韵味无穷、活力无限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留给人民、带向未来,不断加快数字古城建设,一座"数字孪生古城"正在诞生。
苏州深化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为古城里的每一处历史遗存办一张“身份证”。
“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是一项将古城的各类传统民居建筑看作构成古城结构的“基本细胞”,以街坊为单元,对建筑主体和环境信息开展的专项调查,力争2025年实现苏州历史城区范围全覆盖。
苏州坚持数字赋能,建设CIM+“数字孪生古城”,加快古城全要素数字化,3D古城得到立体式真实还原,让足不出户“云游”古城变成现实。
登录“苏周到”App的“数字古城”,即可深度体验高度还原的园林景观
▏业态焕新,激发古城发展新活力▕
苏州一处处古建老宅被激活,也为古城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古城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探索。
苏州推动古城“文化+科技+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数字创意和高技术服务产业创新集群。
目前,古城已有文化创意产业园18家,入驻企业近千家。十年来,已有数十处古建获得修缮,并成为传统文化展示场馆、企业经营场所、高端酒店等。
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效果图
500多年前翰墨飘香的桃花庵,60年前机器轰鸣的丝织厂,如今已变身蓬勃发展的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原先生活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的中张家巷29号,经修缮租给一家企业用于办公,头一年就实现税收1.2亿元……苏州古建老宅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中张家巷29号修缮保护工程展厅
保护古建老宅,通过修缮让它们“存活”,并将新的产业、业态和城市功能“装”进来,苏州古建老宅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提升综合能级,打造“苏式生活典范”▕
苏州古城犹如一座巨大的开放式博物馆,历经千年磨洗,向世人展示着古城的发展与变迁。近年来,苏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全力擦亮古城底色,扮靓苏州“城市会客厅”,打造“苏式生活典范”!
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焕新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自2005年开始,苏州不断摸索实践老旧小区改造。如今,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里运动休闲广场、景观亭、景墙、树池座椅、花坛及坐凳等一应俱全。
南园花苑小区
华阳里
桂花新村二期
围绕打造“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目标,扎实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去年,苏州全市各级园林绿化部门投入资金1.45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口袋公园570个。见缝插“绿”,见缝插“景”的高品质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为市民们提升了家门口的幸福感。
相门新村口袋公园
绿馨园
姑苏区拥军楼口袋公园
苏州古城有着2500多年历史,路网结构中支路、小路、街巷占比高。作为地理中心,古城承担了大量的交通需求
保护区、苏州名城保护集团不断优化古城绿色交通体系
今年,为尽早实现虎丘片区主要路网贯通,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将重点推进虎阜路、虎丘西路、虎东路东段、蒲庵路的建设。同时,桃花坞二期道路及河道工程也将全面推进。
今年进行的竹辉路—新市路沿线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工程,将对沿街建筑立面和街景绿化进行改造提升。
虎丘老街项目效果图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不难看出,江南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近年来,苏州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着力营造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有一种希望叫创业在苏州、有一种惬意叫休闲在苏州。
如今,我们走进苏州古城,不仅可以体味最江南的生活,在一砖一瓦、亭台廊榭中感味传承千年的风雅和市井烟火,还可以感受到白发古城依然在生长的那份律动。
随着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徐徐铺展,“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的强大内核”“诗与当下兼具的人间天堂”正在成为现实图景。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引力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