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6日下午,扬州市城北街道的槐南村秧田里,插秧能手吴永禄的身后跟着一群小学生,只见他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腿,弯腰学着吴永禄做着同样的动作, 在秧田里一字排开,与青山绿水相映衬,构成一幅夏日农耕图。

芒种时节,扬州市汶河小学组织小学生走进田间大课堂,开展“二十四节气之走进芒种”主题教育活动,了解芒种节气的由来、特点及其民间习俗,更好地体验田园生活、感受“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氛围。

“株距大约20厘米,行距大约25厘米......” 吴永禄向队员们演示了稻田里插秧的示范动作,并结合“芒种”节气讲解相关农耕知识。在吴永禄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进肥沃的田地里。拿好秧苗,插入田里,取好间隔,固定秧苗,一系列的插秧动作通过不断地完善,变得更加的娴熟。队员们体会到长时间弯腰劳作的艰辛,具身体悟每一颗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的道理。

“现在还是人工插秧吗?”“插秧后要怎么管理让水稻长得更好?”同学们一边插秧一边向吴永禄请教农耕的相关知识。“水稻的成长要经过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这四个阶段之后才能成为平常见到的大米。” 吴永禄分享说,如今中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已进入新时期,机器插秧和人工插秧结合进行播种,或许不久的将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画面会逐渐成为历史。

吴永禄还特地带来一茬麦子送给同学们留作纪念。摸着金黄的麦穗,同学们体验“芒”带来的刺刺的感觉,颗粒归仓的丰收情景浮现在队员们的眼前,“第一次到秧田里来上劳动课,虽然劳动很辛苦,但过程很生动、很有趣,也让我明白了农民的不易和艰辛。”汶河小学学生陈可勉分享说。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用实践感悟生活,用劳动促进成长。 ”扬州市汶河小学副校长高慧表示,以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助力“双减”向纵深推进,让学生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品德。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尹晓维 仲冬兰 编辑/赵梦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