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掩映在南昌路浓密的梧桐间,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科学会堂不久前经历了一次“微更新”:一座承载了42位著名科学家人生经历和科研成就的科学家精神展示厅展陈一新,正式向公众开放。通过真实而生动的讲述,科学家精神不再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映入观众眼帘、入脑入心,并化作有血有肉、鲜活可感、引发强大共鸣的精神感召力。


(资料图)

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用怎样的载体来呈现?新时代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市科协以推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为抓手,在持续理论学习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力谋实招实效,通过研发专题课程、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策划“大师课堂”、建设院士风采墙等方式,让精神有所承载,让思想直抵人心。

“实”字当头,让理论学习成体系有途径

科技创新既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科学家精神,是激励更多同行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

如何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家精神?如何将抽象的精神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故事”,让广大青少年和公众共鸣共情?针对这些问题,今年4月起,市科协联合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开展深入研究,系统梳理科学家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此基础上研发科学家精神主题课程。

为了做好这个课题,首先需要回答中国科学家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什么?为了“找感觉”,项目组翻阅了上百位中国科学家的传记,先后走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十几家沪上科研院所,前往钱学森图书馆、钱伟长图书馆等单位开展实地调研,获得了大量鲜活素材和案例。

根据钱学森图书馆记录,钱学森在美国时连一美元的保险金都没有存过,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谈家桢传》写道,谈家桢师从“现代遗传学之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如果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更大作为,留在美国发展无疑机会更多,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竺可桢、赵忠尧、谈家桢、钱学森、邓稼先……一批又一批中国科学家愿意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回国的动力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心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使命感。”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谷琰如说,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精神首先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而要让科学家精神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则需要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求解,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布局,“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目前,课题组已开发出系列科学家精神专题课程,面向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两个群体。今年6月,专题课程“第一课”在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开讲。 接下来,这些课程还将走进科研院所、社区和校园,让更多人准确把握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用好“两个阵地”,打造沉浸式学习课堂

为了让市民拥有更多学习了解科学家精神的日常好去处,市科协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市科技工作党委、市教委、市国资委、市国防科工办持续组织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上海地区推荐工作,迄今已推动18家特色鲜明的单位入选全国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市科协在首批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之一的上海科学会堂,进一步拓展教育载体,精心设计打造科学家精神展示厅,6月5日展厅在南昌路57号三楼正式开馆。42位中国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历久弥新:钱学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王应睐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谢希德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前来展厅参观学习的观众被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有人记录,有人留言,有人落泪。

从杨浦区国福路上的“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到徐汇区华山路上的钱学森图书馆,常展常新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里,一张张旧手稿、一幅幅老照片,都是公众感悟科学家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好去处。眼下,市科协正在重点建设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一方面积极组织更多单位、学校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同时还策划通过“电子地图”等方式将18家基地在线上串珠成链,进一步扩大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辐射面。

增加供给,打通精神转化“最后一公里”

探访科学家实验室、聆听科学报告、对话院士大咖……有什么比近距离交流更能感受科学家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方式呢?今年5月,市科协与市教委联合推出“大师课堂”系列活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打通科学家精神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通常,我们的报告都是从掌声中开始,在掌声中结束。今天,我希望这个报告能从掌声中开始,在争论中结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在“大师课堂”开讲时的一句开场白。他风趣幽默、有问必答,勉励青少年学生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闯出一条新时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红外物理学家褚君浩深耕科普40余年,每次给中小学生作演讲,他总会说起一个“三顿午饭钱换一本《分子物理学》”的故事,以此勉励大家只要对一件事感兴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的讲座没有了台上台下,他被同学们簇拥在中间,用一种更亲密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科研人生,分享学习成长、科研报国的感悟。

青少年是科技事业的接班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下一步,市科协将持续开展“大师课堂”,推动科学家精神话剧、课程等进校园,增加科学家精神的内容供给和学习渠道,点亮青少年心中的理想之灯、科学之火。

作者:沈湫莎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