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虞山印宗——赵古泥篆刻作品展”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中国印学博物馆启幕。
(资料图)
本次展览由西泠印社、福建省文学和艺术联合会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民盟福建省文化委员会、福建省美术馆等协办。
00:55本次展览作为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的特别展览,结合《虞山印宗——赵古泥印存》新书首发式以及赵古泥篆刻艺术品鉴会,对赵古泥篆刻艺术进行多维度地研究与推广。
江南锦绣人文,赵古泥(1874-1933)堪称近代“虞山印风”一代宗师。古泥治印大气磅礴,巧拙互用,拜吴昌硕又不为缶翁艺术所囿,在继承吴氏篆刻艺术衣钵的基础上,巧妙结合封泥和古玺趣味,发展出一种兼具古朴苍浑与精巧曼妙的艺术风格,极具个人面貌。从之学者包括邓散木、庞士龙、周梅谷、汪大铁等均有所成,于近代雄浑一路印风影响可谓深远。
中国文联副出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认为,赵古泥在金石篆刻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封泥中吸取养分,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通过展览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金石篆刻这样一门绝学,让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王秋梅表示,此次作品展的举办,在进一步研究弘扬赵古泥精湛的篆刻艺术的同时,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希望浙江、福建两地能共同携手策划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展现中国精神中国风范的文化交流活动。
本次展览展出赵古泥篆刻126枚,包含赵古泥自用印及为近代诸名家如萧退庵、沈石友、翁同龢等人所刻印,材质诸种,内容丰富,风格多变,是赵氏存世篆刻作品中最具规模且最成体系的一组作品。展览对于研究赵古泥的篆刻艺术、生平交往以及虞山印派印风的流变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据展览策展人、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介绍,此次展览历经5年时间筹划,展览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补充印学史料,同时让更多的人系统了解赵古泥及其篆刻艺术。“赵古泥的藏品属存世精品,相关文献资料也较为稀少。本次展览及书籍的出版,一方面有益理清赵古泥篆刻生涯之脉络,另一方面对于今人全面认识赵古泥及其篆刻艺术,也可提供一份可靠而相对详实的实物资料,对于篆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广和普及,也将具有相当的助益。”
开幕式现场,梁章凯向西泠印社捐赠赵古泥篆刻5方及《赵古泥印存》钤印本(一函四册)及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新出的《赵古泥印存》上下册书籍,向中国印学博物馆捐赠《赵古泥印存》钤印本(一函四册)等。
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