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黛科技新能源汽车高精密传动齿轮生产场景 (资料图片)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也是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对城市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质量结构优化提升,转型发展加快跃升……持续优化创新的产业生态,正推动我市在一次次革故鼎新的改革征程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动力。


(相关资料图)

创新塑造产业生态,就要找准工业发展的“穴位”。这个“穴位”,就是千方百计壮大经济体量。区域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规模和速度,就没有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强化招大引强,加快项目落地,精准谋划储备项目。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引擎”。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

“新特钢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新特钢项目)投产,我和所有马钢新特钢建设者一样心情非常激动。”宝武马钢特钢公司(以下简称特钢公司)职工宛佳旺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6月6日,马钢新特钢项目(一期)投产。该工程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特钢行业单体最大生产基地。  

承接政策谋项目,精准做好政策承接和资金争取。推动全市1243个已谋划储备项目60%以上达到可研深度,储备项目转化率达20%以上。开展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和政府投资计划编制,提前做好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谋划储备,推进项目前期攻坚。

筑牢“稳”的根基。增强经济运行“统”的能力,围绕市委市政府季度工作点评,开展“六比六看”竞赛活动。强化经济运行趋势研判和对载体、企业包保服务。加大项目投资“管”的力度,深化“七未”项目全过程、全链条管理,确保273个新开工项目三季度100%开工。全力推进73个新建项目、486个在建项目加速建设,70个计划竣工项目按期投产,全力争取省投资“赛马”激励。创造居民放心“花”的环境,用好政策空间,谋划搭建汽车、电子产品、家居、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方面促消费场景,进一步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

坚定“融”的步伐。推进区域合作开花结果,加快交通一体化和产业协同,推动全市54项对标沪苏浙创新举措取得实效。强化“沿海地区”开放意识,推动郑蒲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共建合作港区,与合肥共建“飞地港口”。

强化“能”的效用。持续挖潜用能空间,运用好2022年度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实施重点用能单位“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提前筹划碳排放“双控”,在重大项目能评中落实碳排放影响评价。全面摸排我市光伏、储能产业现状,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营造“暖”的氛围。系统谋划惠民举措,落实好“民呼我应惠万家”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暖民心行动项目建设和宣传,实施好省定50项民生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