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扬中市公布上半年“成绩单”:实现GDP可比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1.45%、工业应税销售同比增长26.1%……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列镇江首位。

今年上半年,扬中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2%,位居全省前列。

抢抓技术升级风口


【资料图】

充盈内生项目“蓄水池”

近日,在大全集团智能油变箱变项目工地,记者看到,现场塔吊林立,工人们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这个项目投资5.2亿元,计划新上10条自动化流水装配生产线,专业生产智能油浸式变压器。”大全集团副总裁蔡斌说,集团以该项目为切入口,整体谋划推动电气板块能级提升、实力跃升,陆续启动实施投资1亿元的箱式变电站扩能项目、投资6亿元的西门子S8开关柜项目、投资2.8亿元的西门子家居智能面板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年销售额90亿元。

“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基,全面夯实硬核支撑,提优产业‘存量’,扩大项目‘增量’,激发创新‘变量’。”市长贾晟说。我市放大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效应,鼓励更多企业技改提升、增资扩能,深挖潜力、新上项目,持续充盈内生项目“蓄水池”。今年已开工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中,67.86%为技改提升项目。

6月19日,中国独角兽企业——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00亿张硅片在我市切片基地下线。“20年来,我们生产的硅片越来越薄。”美科太阳能一期车间主管杜琴娣说。随着晶硅切片技术的进步,硅片呈大尺寸、薄片化趋势,美科太阳能也不断投入新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2021年,美科太阳能分三期启动建设35GW大尺寸绿色高效超薄单晶硅片项目,目前一期、二期已投产,三期将于9月底正式投产。

切换“智改数转”赛道

铸造高效发展“金钥匙”

在省三星级上云企业——江苏云企智造生产车间,企业设备管理负责人王沛涛指着机器人生产线向记者介绍:“这个占地1.6万平方米的车间,仅需6个产线工人就可实现全流程生产,晚上车间无需开灯,是一个智能化的‘黑灯工厂’。”

扬中市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177家规上工业完成免费诊断,近200家企业完成改造任务,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超60%。我市累计创成国家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5家,省级智能车间13个,省星级上云企业118家。今年5月,我市入选“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数据安全和数据产业化等成效明显的地方”,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

威腾电气对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制造成本降低5%—10%,人均产量提升50%—80%;亿能集团打造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5%,产品制程不良率降低30%……一组组数据凸显“智改数转”新优势。今年,我市申请“智改数转”免费诊断企业达150余家。

借力高校“最强大脑”

育出更多科创“金种子”

前不久,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公布,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扬中)有限公司与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等合作开展的“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息的规模化光伏储能变换器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近两年来为企业带来新增销售额37.6亿元、利润4.9亿元。

扬中市加强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编制对外科技合作指南,深入企业开展“百家企业服务行”和“科技服务三项行动”等活动,今年已收集整理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和需求120余项,征集“揭榜挂帅”技术需求14项。

近日,在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研发大楼主体建设已接近尾声。“研发总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杜伯庸与企业对接时问道。该公司总裁李前进说:“研究方向不受限,为企业做技术储备。”

扬中市紧盯产业创新的主力军——各大规上工业企业,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

来源:扬中发布

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