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是一类皮肤瘢痕过度生长且无自愈倾向的疾病,常由痤疮、蚊虫叮咬、耳洞或其他创伤引起。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教授章一新团队和上海市免疫所教授李斌团队合作,原创性提出新发病机制,为瘢痕疙瘩的诊疗提供新路径。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分子免疫学》。

瘢痕疙瘩早期通常不会引起患者重视,随着疾病发展,会形成大面积瘢痕肿块,造成患者痛痒不适并影响美观。由于该病的致病机制不明确,现有治疗有效性差,复发率达到20%~90%。因此,突破瘢痕疙瘩诊疗框架、寻求新机制和新药物成为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该研究发现,瘢痕疙瘩的致病机制不仅仅是局部疾病,还涉及系统性的免疫学异常,这指向了新的治疗理念,即全身调节。基于该理念,聚焦于病灶局部的现有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部分解释了治疗后复发率高的问题。

针对瘢痕疙瘩无法准确判断治疗终点的问题,该研究建立了全球首个分子分型体系——H/N分子分型体系用于判断临床治疗有效率、停药复发率,以及监测治疗后的疾病状态,有利于在复发早期发现并治疗。

同时,瘢痕疙瘩缺乏准确的诊断方式,目前医师主观判断的诊断标准只能达到约81%的准确率。常见的误诊疾病有增生性瘢痕和纤维肉瘤。增生性瘢痕最容易被误诊,导致患者错误接受放疗、同位素治疗,造成正常组织大范围损伤和花费高的问题。而纤维肉瘤早期的外观和病史与瘢痕疙瘩极其相似,误诊会造成治疗无效,病灶逐渐长大,以至于耽误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后造成严重不良事件,如肿瘤转移、头颈部毁容。这不仅会导致外观损毁无法重返社会,还可能危及生命。

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发现的新型诊断标志物能够帮助医生作初步诊断/鉴别诊断,遇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病理检查,降低误诊率,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为早日实现该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人员积极推进相关靶点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瘢痕疙瘩诊断标志物临床级诊断试剂盒已进入研发阶段。”章一新团队成员医师许恒介绍。(张双虎 黄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