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常少华
前不久,2022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公布,位列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和南京。
相较上一年,2022年的城市榜单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极为特殊、极其不易的一年”这一大背景下,这份榜单有了更多看点和可解读性。
(相关资料图)
成都晋级GDP“2万亿俱乐部”,东西南北四大城市群格局凸显
对于城市而言,GDP规模超2万亿元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决定着城市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
不少研究者认为,2万亿元GDP规模的本质在于如何在一个超大城市经济体量的背景下,重新定义“城市的未来”。
2022年的全国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座城市GDP超过2万亿元。202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17.5亿元,成为中国第七个迈入“2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
至此,中国城市经济格局发生微妙变化。7个GDP过2万亿元的城市中,1个来自京津冀,2个来自长三角,2个来自珠三角,2个来自成渝地区,东南西北四大国家级城市群四足鼎立格局正在形成。紧跟其后的武汉、杭州,GDP也双双逼近1.9万亿元,根据其设立的2023年GDP增长目标,预计有望今年实现突破。
更受瞩目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这一年度让更多人看到了建设成效,“双核”引领格局进一步奠定。
上海均衡的发展态势,成为展现强大经济韧性的底气
2022年,上海全年经济运行走出了一个V字。从走势看,全市GDP一季度同比增长3.1%,二季度受疫情严重影响,上半年GDP同比下降5.7%;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前三季度GDP同比降幅收窄至1.4%,全年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2%。
2022年的上海,经济总量依然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成为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最明亮的一扇窗口。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潇看来,上海能展现强大经济韧性的原因,在于上海均衡、无短板的发展态势,在危机冲击下,总有亮点、力量使其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
例如,上海作为贸易中心的定位,丝毫未被削弱。2022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其次,在金融、高新技术产业等强势领域,均支撑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复苏。
爬坡过坎,更添信心。2023年,回归正常发展轨道的上海,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启动新征程。上海提出要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2023年的上海值得更大期待。
以重大项目投资开好局,武汉稳步迈向“2万亿俱乐部”
2022年中国各城市GDP排行榜前十名中,除了重庆与广州的“博弈”,杭州与武汉也备受关注。2022年,武汉凭借4%的GDP增速反超杭州,两个城市GDP分列全国第八和第九位,经济总量均超过1.8万亿元。
数据显示,武汉市2022年GDP实际增速4.0%,经济增速、基本面恢复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均位居前列,武汉交出的成绩亮点纷呈。
2022年,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延续了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今年,武汉市将实施“项目投资攻坚年”行动,加大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力度,更好地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武汉市此前已发布全年1154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清单,总投资达4.5万亿元,2023年度投资4600亿元以上。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认为,作为经济总量相近的城市,无论广州、重庆,还是武汉、杭州,在发展中更多的是相互比较鉴别、共同进步,成为国内经济整体欣欣向荣的代表。
而根据武汉、杭州两市提出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2023年,武汉、杭州均有极大希望跨过2万亿元GDP门槛,迈入“2万亿俱乐部”,进入新的城市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