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王家嘴遗址植物种子碳化颗粒上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照。

▲盘龙城王家嘴地点勘探所见商代遗存分布和黄土台地范围。

▲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发现的兽面纹陶片。

▲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出土陶器。

2月25日上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2022“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终评结果揭晓,武汉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天门唐马台遗址群、赤壁大湖咀遗址、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十堰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西道院区)六大考古项目入选。

“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旨在梳理上一年度湖北考古最新成果,展示湖北考古丰硕成果,揭示长江中游文明的历史脉络。本届评选活动启动后收到全省数十个考古项目报名,最终有12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终评于2月1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经过省内外考古文博界专家严格评审,结果于2月25日在省博公布。

盘龙城王家嘴遗址

首次发现商代早期植物考古遗存

入围终评的武汉市考古项目有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和明楚王墓愍王茔园,最终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在终评中胜出。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地处大别山余脉与江汉平原间的过渡地带。2022年是本世纪盘龙城考古工作的第10年,王家嘴地点发现一批年代属于夏商之际的遗存,为揭示盘龙城聚落的始建年代、认识早期中原王朝对长江流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王家嘴堤内和堤外的堆积面貌和性质相近,均以房址为核心,南北两侧分布有灰坑。部分房屋面积规模较大,结合出土的印纹硬陶、原始瓷,以及兽面纹陶片等,王家嘴应为一处等级较高的居址。在王家嘴岗地,首次发现了与城址区内城垣和宫殿处于同一时期的大规模居民点,并发现早于城址区城垣和宫殿的夏末商初遗存。获取了大量土壤、炭样样本,已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子碳化颗粒。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有系统地发现的商代早期植物考古遗存,为认识盘龙城及长江中游商代聚落环境和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积累了材料。

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新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此次入选六大考古新发现的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新的发现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天门唐马台遗址群

彩绘陶绘有与太阳有关的简笔图案

天门唐马台遗址群位于天门市石河镇姚家岭村七组,西北距石家河城址约5公里,东南距龙嘴城址约1.6公里。唐马台遗址群发掘出一批从油子岭文化时期至后石家河时期,地层叠压关系清楚、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学实物资料,其中油子岭文化时期遗存最为丰富,这对于学界探讨油子岭文化内涵、演变序列、源流,提供了大量经科学发掘的考古学资料,尤其是发现的一批内容丰富的彩绘陶,其中与太阳有关的简笔图案反映了油子岭文化先民朴素的宇宙观,为研究油子岭文化人群的精神信仰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发现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的列罐制度及特殊的祭祀习俗,在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中发现极少,为研究屈家岭文化的葬礼、祭礼及文化面貌提供了一批较为特殊的新材料。

赤壁大湖咀遗址

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

赤壁大湖咀遗址位于咸宁市赤壁市高新区赤马港办事处夏龙铺社区三组,地处长江南岸、幕阜山北麓的交通孔道。2022年对城址进行地形测绘和三维建模,初步确认城墙、护城河的结构,明确城址范围。该遗址年代跨度较大,主体年代大致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是目前在长江以南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城址。从出土器物观察,该遗址曾先后受到大路铺文化、周文化、楚文化等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述文化因素对大湖咀遗址呈现出强势辐射的特点。

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

首次发现明代砖墙“墙包墙”

荆州城墙11号马面遗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北城墙东段。通过本次发掘,首次发现明代砖墙直接修建在五代—宋代城墙之上的“墙包墙”重要现象,在宋代三期城墙内护坡上发现一条完整的砖砌排水沟,其中有2件“鄂”字铭文砖出土,为研究古代城墙附属建筑及城墙砖制作与来源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该段砖城墙最早建于五代时期,经后世不断增补修建,历经千年,使用至今而从未间断,是我国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砖城。该段城墙所反映不同时期的城墙结构、营建方式、营造技术以及城墙功能,为多视角阐释荆州城的历史信息提供考古学材料,为科学复原荆州城市的演变提供重要的考古实例。

十堰五龙宫遗址

涵盖宋元明清多方面历史信息

十堰五龙宫遗址位于十堰市武当山五龙宫村,五龙峰山麓的一个凹谷内,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宫八观”之一,西道院是五龙宫高阶道士修行居住区。已发掘遗存最早年代为宋代,主体建筑营建于明永乐年间,繁盛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衰败于明末至清康熙年间,废弃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遗存携带信息极为丰富,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涵盖了我国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宗教、民生、文化等多方面历史信息。部分遗存类型(五龙祭祀法坛和永乐投龙简)更是全国首次发现,其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全国少见,填补了相关学科的研究空白,对丰富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价值。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鲁黎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