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倡议大学生捐精”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同一天,陕西省人类精子库也向刚开学的驻地大学生发出捐精倡议。
10日,相关机构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因疫情原因封校管理,前两年志愿者较少,但患者每年都有,因此开学季他们发出了捐精倡议。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捐精主力军就是在校大学生,但由于精子需要超低温保存,对精子条件要求较高,志愿者通过率不超过20%。
【资料图】
多地精子库倡议大学生捐精
“捐精倡议书”“致昆明大学生”“完成全部捐精流程可获4500元补贴”……2月7日、8日,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微信公众号连续两天向昆明大学生发出捐精倡议,并介绍了捐精的益处、报名条件、补助及流程等,公布了多种方式的报名渠道。9日,“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倡议大学生捐精”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同日,陕西省人类精子库也向刚开学的西安大学生发出捐精倡议。
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图源:微信公众号)
10日,极目新闻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云南省精子库,电话始终没有接通,但极目新闻记者在该精子库一名工作人员的微信签名中看到,“最近报名数量激增。”
极目新闻记者致电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公开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近期网络的宣传,咨询人数确实比较多,可以按照公布的报名办法在网上预约,符合报名条件及禁欲3到7天的人员,也可以直接前往现场咨询,正常工作日及周末均有工作人员接待,取精室是绝对独立的私密空间。
“先来检查精液质量,精液质量合格再检查血液质量,如果都没问题就可以正式捐献。”该工作人员表示,6个月捐6到8次,每次合格补贴300元,完成捐献后半年再复查,没有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再发2500元,总共加起来约5000元补贴。
志愿者精子合格率仅约20%
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发布的捐精倡议部分截图
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精子需要超低温保存,对精子条件要求较高,志愿者通过率不超过20%。对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需要捐6到8次,对身体并无不利影响,一名志愿者的标本只能提供给5名患者使用。前两年因为疫情原因,大学生封校管理,整体志愿者数量较少,但每年都会有不少有需求的患者,因此,每逢开学季,他们都会发出这样的倡议,“毕竟年轻人的身体好。”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捐精者符合的条件,两家机构都有明确要求。年龄20到40周岁、身高不低于165厘米,甚至学历都要求大专以上。
据春城晚报报道,云南省人类精子库2019年正式运行。该精子库负责人介绍,在当时接待的267位志愿者中,合格率仅为19%。除志愿者招募难外,筛选条件严苛是精子标本数量少的主要原因。“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需要每毫升6000万以上的精子浓度,是普通男性生育标准的3倍。目前很多男性生活压力较大,不达标的志愿者较多。”该负责人说。
上述报道还提到,云南省人类精子库还有很多人性化的服务。在选择标本时,可应不育患者要求,尽量选择与患者外貌特征相近的标本予以支持。
误入“重金求精”诈骗陷阱
“我们是国家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对于志愿者的隐私将会绝对保密。”上述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人类精子库的设立与辅助生殖技术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试管婴儿。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消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内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仅有27家。极目新闻记者在该表格中检索发现,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列其中,他们设立的分别就是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和云南省人类精子库。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公布的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网页截图)
根据各地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的捐精主力军是在校大学生,吸引他们的多是较高的捐精补贴。据报道,2003年,广东首个精子库成立时,捐精还属于社会新生事物。一名男大学生紧张地走进了广东精子库所属医院——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他是在当地报纸上看到的捐精广告,从不抽烟喝酒,身体健康的他在犹豫一阵子后作出了捐精的决定,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获取报酬,另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件事情“挺有意义”。
然而,除了国家正规的捐精机构,一些人也利用捐精者赚钱的心理,设置了“重金求精”诈骗陷阱。2012年2月,重庆涪陵区一个41岁单身男子周正清(化名)遭遇了捐精骗局。他在网上看到一位富家千金求捐精的广告。广告称,一香港富家小姐老公出车祸,无生育能力,希望找到一个人捐精,事先需付精子鉴定费。求财心切的周先生先后6次向对方汇款3万余元,直到最后一次汇款,他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取精室内景(图源:云南省人类精子库微信公众号)
捐精要求身高168cm和大专文凭
算是歧视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月9日,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官方发布致西安大学生的捐精倡议书,呼吁广大近期返校的西安大学生奉献爱心。捐精者需满足一些基本要求,精液筛选合格,完成全部捐精流程后,将获得总计5000元左右的捐献补贴。其中,关于身高168cm以上,学历大专及以上的要求引发争议,有网友质疑称:这是不是一种歧视?(据2月10日中国新闻网)
陕西省人类精子库的倡议页面 (来源:官网截图)
近日,云南、山西等多地人类精子库都趁着开学季发出了捐精倡议,这种倡议不是第一次发起,但由于人类精子库及与之相关的辅助生殖技术,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比较复杂,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话题性,所以每次都会引发议论。而最引人注意的,最激发网友玩梗欲望的,依然还是捐精要求和补贴。
很多对捐精流程不了解的人,会想当然地觉得,捐精简单轻松,对身体的要求肯定不如献血那么严格,还有几千元的补贴,听上去就是很划算。于是有网友借机玩梗写段子,说什么“靠自己的实力买房的时候来了”“捐精都要大专学历,果然还是知识改变命运”“陕西给出了高质量男性的标准”,也就由此引发了捐精要求身高和学历是不是“有钱不让大家一起赚”,是不是存在歧视的讨论。
这种讨论的前提,本身就是谬误的。歧视是与损失相关联的,唯有对人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受到损失,才构成歧视。认为捐精有门槛是一种歧视,本质上就是将捐精视为有偿的“卖精”,将补贴视为报酬,才会觉得有要求是一种歧视。
但事实上,建立人类精子库也是一项本本分分的公益事业,捐精也是正正经经的人道主义行为,是不能纯粹以经济利益来衡量的。之所以会有补贴,是因为捐精的要求比较高,整个过程也很长,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需要捐6到8次,有的甚至要捐到12次,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适当的补贴也是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为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新生命的希望。既然补贴不是报酬,行为不属有偿,也就不存在歧视一说。
全国的精子库对于捐精者的身高和学历,大多都有要求,一方面是业内人士在实践中的普遍感受是,拥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志愿者,对于捐精行为的认识会更为准确和全面,捐献过程也会顺利很多;另一方面,人类遗传学尚有太多未知领域,虽不能说是“龙生龙,凤生凤”,但遗传基因对人影响很大,是深入人心的科学常识。申请者会希望供精者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也是人之常情。精子库对供精者设置一些门槛,也是为了助力优生优育,为下一代负责。
虽然大家在网上讨论得很热闹,但现实中捐精的人并不多,否则精子库也不会公开发出倡议了,这也可见,多数人对于这件事还是抱着一种调侃猎奇的心态,并没有将其当作认真的公益事业对待,也存在很多误解和顾虑。而关于捐精的讨论频频歪楼,也说明相关的严肃科普是比较缺位的。
各地的精子库一直都在强调,捐精和献血、献造血干细胞一样,都是在做好事、献爱心,是很光荣的行为,但如何让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真正在社会层面上提升捐赠的积极性,为人类繁衍存续做出贡献,还是要在答疑解惑,科普宣传上多下些功夫。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谢茂 丁鹏 评论员:屈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