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浩瀚繁星里,有许多星星是有名字的,最早发现这颗星星的人拥有命名权。在太空当中,有一颗星星叫“中华星”,它的发现者就是一位中国人——张钰哲。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的第一任台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追星的人。
深夜时分,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的上空繁星点点,此时正是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队开展观测活动的黄金时间。主控室的上方,竖立着国内最大口径的近地天体望远镜。今年以来,研究团队用这个“大眼睛”新发现了5颗小行星和1颗彗星,创下近年来的最好纪录。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颗星,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星’。它的国际编号是3789。其实这颗‘中国星’,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经常观测到它。从2022年8月份一直到2023年1月份,我们有13次观测到这颗星。”
这颗“中国星”,其实还有着另一个名字。1928年正在美国留学的张钰哲发现了这颗小行星,并将他命名为“中华星”。从“中华星”到“中国星”,一字之差的变化,背后是中国现代天文学发展的曲折经历。
1929年,年仅27岁的张钰哲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回到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较大的天文望远镜能进行跟踪观测,这颗编号为1125的“中华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下落不明”,失去了踪迹。1934年,张钰哲参与筹建的紫金山天文台终于落成。可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张钰哲随天文台西迁昆明。战时条件再艰苦,他也没有放弃天文研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科普主管王科超说:“1941年9月21日,中国境内发生一次日全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极度困难的条件,张钰哲率队克服种种困难,从云南昆明出发,辗转3000公里到达了甘肃临洮,对这次日全食进行科学的观测,成功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日全食影片。这个算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家境内拍摄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钰哲带着学习最新天文技术的使命再度赴美,为重建紫金山天文台做准备。进修结束后,张钰哲谢绝了美国一些天文机构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他被任命为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并在此后的近40年时间里,创建并领导了我国行星、小行星、彗星以及人造卫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王科超说:“这台口径60厘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在当时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一台望远镜。张钰哲先生回国之后,亲手修复了这台望远镜。正是在这台望远镜旁,他带领着年轻团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共发现100多颗新的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它们都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张钰哲还参与制定了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绘制了60年代天文学发展蓝图,为新中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赵海斌说:“他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当初也就是在张钰哲先生主持下做了中国天文界应该怎么发展的规划。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测定轨方案,这个就对于我们国家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测定轨,其实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仿佛冥冥中的褒奖,此前一直“失踪”的1125号小行星,1975年、1981年、1986年多次现身被观测到。1988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决定重新给这颗小行星编号3789,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国星”。从“中华星”到“中国星”,张钰哲一生的热爱和执着,也如同星光照亮中国天文事业的未来之路。
赵海斌说:“现在我们团队做的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和张老先生做的事情是一脉相承的。现在已经发现大概有4000多个新的太阳系小天体。从数据量上来说,我们是属于国际上第一梯队的,包括观测数据的精度也是在第一梯队的,我们没有给张先生丢脸。”
紫金山天文台退休职工宫一忠说:“他生活很简朴,对自己的待遇要求非常低。当时国家是给他配备专车的,从来不坐,就跟我们一起坐敞篷的大卡车上山。对学术的研究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学术有假、数据有假。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时时都在记在脑子里,一直到现在为止。”
70年岁月流转,曾经的德制双筒望远镜被中国人自主研发的近地天体望远镜取代。1956年至今,紫金山天文台已发现小行星近5000颗;2006年,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和盱眙观测站建成,随后在青海、南极等地设立7个野外业务观测台站;2015年,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研制并运行我国首颗天文科学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22年,紫金山天文台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研制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升空,开启了中国综合性太阳观测的新时代……沿着老台长张钰哲开辟的道路,一代又一代紫台天文人以坚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向着浩瀚宇宙不断探索前行!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蒙 何斐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