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


(相关资料图)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沈家漾村迁徙至周庄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今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见《周庄镇志》),“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见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止仲,吴县人,被沈万三请为西宾(老师),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见《周庄镇志》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沈万三确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一“镒”即二十两,仅一篇文章竟有如此高的报酬,沈万三的家底可见一斑。

据《明史》介绍,朱元璋实施筑城计划时,单造砖单位便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卫所)、五省、二十八府、一百十八个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一人便负责从洪武门到水西门十余公里长的城墙,工程量占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

明人孔迩《云焦馆纪谈》说: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酿酒引水,都需用田数十顷,如此家产令人咋舌。明人田艺蘅也在其《留青日札》里写道: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说要代其出犒银。朱元璋有意刁难: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万三豪爽应答:愿每军犒金一两!

沈万三“躬稼起家”,这一点,从明人《留青日札》里也可以得到印证:“初居东蔡村时,人以圩菜之地归之,佑(沈三万的父亲)躬率子弟服劳,粪治有方,潴泄有法,由是致富不赀。”这段文字,描述了沈万三随父亲从浙江迁居苏州后,通过躬耕田地而发家。明人孔迩还记载,沈万三很注重兴修水利:“万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田。”

对于沈万三究竟如何致富,最具传奇色彩、也是传说最广泛的,当属“聚宝盆”一说。说是沈万三贫时,见一农夫携蛙百余,他便好心买来放生。哪知第二天,看见众蛙聚在一瓦盆不散。沈万三于是将瓦盆带回家,用来洗手。一次,他妻子洗手时,不慎将一支银钗掉在盆中,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儿已是满满一盆,不可胜计,沈万三由是富甲天下。传说南京中华门(古称聚宝门)的名称也源出于此。

明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认为,沈万三的财富积累在元代便已完成,他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是一个地道的大地主兼商人。苏州学者陆允昌等专家也持相同看法,说沈万三是土地经营起家,辗转贸易发家。

潘群表示,元代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突出的迹象:一是农田水利发展,带来水田种植发达,稻田面积日益扩大;二是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关系逐渐蔓延。沈万三这个家族,正是借着元末这种土地关系的变化,将一部分失去业主和佃户的土地,占归己有,“粪治有方,潴泄有法”,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并进一步兼并土地而发家致富。

就其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而言,潘群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经济问题。”他解释道,明人记载沈万三来往的“徽州、池州、太平府、常州”等地,恰是“徽商”频繁贸易活动的地区,出现一个沈万三实不足奇。而另一方面,苏州和杭嘉湖地区历来是闻名全国的“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沈万三拥有田产数千顷,自然有大量的稻米作为商品出售。而当时的北方,包括元大都(今北京)在内所需食粮,主要靠南方供给,沈万三肯定是一“售粮大户”。由此,沈万三积累了大量资本。

富起来的沈万三转而“通番”,将当地产的纺织品、瓷器等输往亚非各国,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珍宝、香料和药材,一去一回,从中赚取巨额差价。陆允昌就此解释道,元代的社会环境,非常有利于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元代为了鼓励和发展工商业,实行轻商税的政策。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等年间,朝廷数次布诏减税,鼓励中外贸易。而沈万三也在此背景下“暴富 ”。

(本篇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