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辆大货车驶入马山刘闾路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工作人员从车上卸下两口套装好的古棺,小心翼翼地将其推放进“量身定制”的“考古方舱”中。这个密封空间,将通过恒温恒湿以及其他科技保护手段,为出土文物创设最佳保护环境。“这在全国地级市中,尚属首次。”看着眼前的方舱,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满眼期待。
前不久,在苏州板桥村,苏州市考古所发掘了一批古墓。根据墓内陶器碎片和棺外随葬品,考古人员初步推断为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墓葬。苏南是五代吴越国核心区域,这里出土的古墓有较高的考古价值。于是,苏州市考古所便提出了申请,将其中两口保存完好的单棺运至无锡进行进一步考古研究。接到这一需求,基地根据两口棺木的大小,定制了一座24平方米的“考古方舱”。
记者来到基地时,“考古方舱”已经接通电源,内侧顶部连接上各种管线,启用后,温湿度检测仪、安保监控设备等设施,以及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也将逐步放入。在日前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我国首次采用“考古方舱”,实现了高科技助力的多学科综合考古。时隔不久,无锡也用上了“考古方舱”。据介绍,方舱可放置在不同场所,特别是田野考古的现场,“考古发掘时,对文物以及地下所埋藏的文物和其所处环境会带来不可逆的破坏,这个‘黑科技’能大大减少这种破坏。”刘宝山说,工作人员会穿戴防护服进入,以避免其头发、皮肤碎屑等对文物造成污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探索长三角地区合作进行考古的新模式。”刘宝山介绍,根据对棺内物品的预判,由南京人骨鉴定、苏州丝绸、扬州漆器等专家组成了专家团,只待开棺确认文物品种后,这些专业力量就会介入。
在人们的印象中,考古的标签是“历史”,现代高科技与它不沾边。殊不知,如今的考古已经高科技“武装到了牙齿”。近年来,无锡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用上了无人机、3D扫描、RTK等现代测量工具,不仅提升考古研究的效率,也更好地保护了出土文物。据悉,无锡考古所还将与无锡本土一家微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在实验室考古中,对微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品种等进行检测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建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微生物数据库,并研发抑制微生物的方法,弥补现行化学保护手段的不完善之处。“青铜器上的病害、丝绸上的霉斑都是因微生物作用造成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助力文化遗产保护。”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张月、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