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正月新春乐融融,广袤乡村洋溢着浓浓的喜气。在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张庙村,种粮大户、村民武明明正在田间查看麦苗长势,看着自家麦田,他的眼里满是丰收的期待。
36岁的武明明目前种了1700多亩地,主要种植了小麦玉米和黄豆,其中有200多亩地是去年申请获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作为一名“新农人”,武明明拥有各类农业机械用具10余台套,可实现耕、种、收、植保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他家的田间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现在的田块基本都是整齐的大田块,旱能浇、涝能排,种粮比过去轻松多了。”武明明告诉记者,以前农田存在高低不平、层次不一、灌溉难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小麦等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里,武明明轻轻按下智能水肥药一体化喷灌系统启动按纽,全自动伸缩灌溉智能喷头缓缓从土地里“钻出”,喷水口均匀地将水洒在小麦叶片上。
“这种灌溉技术比较省水,喷洒均匀精确,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和成本,减少了作业时间,大大提升了农业作业效率。”武明明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智能喷头有564个,可以实现农田灌溉智能化。
“除了智能化喷灌系统,还有智能化监测设施。有了这些设备,不出门,在家也能管庄稼了!”武明明拿着手机兴奋地介绍,打开手机软件,庄稼生长情况以及田间墒情、风速、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在手机上点击按钮就能智能控制浇水,特别方便。
整齐的农田配上高科技农机,武明明越干越有信心,“下一步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0亩,争取实现智能化设备全覆盖。”
田间满满的“科技范儿”,让武明明和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种粮有钱挣、得实惠。记者了解到,阜阳市颍东区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多措并举加快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种业振兴建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