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带大家来到宁波余姚施岙遗址,近距离观察这片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稻田究竟长什么样。
以下为报道原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不过您知道吗,世界上最早最大的那片稻田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去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去看看。
民以食为天,南稻北粟,几千年来一贯如此。2020年下半年,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浙江省文物部门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找到了世界上最早最大的那片稻田。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
当然,中国之前也在不少地方发现过稻田,但这一次,这一块儿更完整、更清晰。由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河道、水渠、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面积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的4个田块,展示了完善的稻田系统。稻田堆积中含有较多水稻小穗轴、颖壳、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的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
据考古队介绍,河姆渡文化晚期与良渚文化时期稻田均有比较清晰的道路系统,尤其良渚文化时期的道路呈“井”字形结构。考古队对局部道路进行了解剖,发现了一段约1米长的凹弧形木板,考古学家判断这应该是一条独木舟。水稻田比较泥泞,经常在道路中铺垫木头作为垫木,同层的水稻田经过碳14测年,判定为公元前2900年至2700年左右,那正是良渚文化时期。
在考古学家眼中,最早的稻作农业有了实证;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我们看到了象形文字的“田”。在古稻田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石刀、石犁。从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大规模平整的施岙古稻田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结构和稻作农业的认识,高度发达的湿地稻作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技术催生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对这一地区独特的观念意识形态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