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徐蕴海)“苏沪两港合力,物流成本可节约近20%。”记者从昨天在苏州举行的“苏州港内河集装箱运输系列产品发布会”上获悉,苏州港、上港集团长三角多式联运(上海)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推出“苏州ICT(内陆集装箱枢纽)2.0版”等产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助力提升苏州当地外贸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苏州港,特别是太仓港区在上港集团“同港化”方略的支持下,持续推出“沪太通”“太申快航”“上海港太仓分中心”等水运产品和服务模式,受到市场欢迎。2020年10月,上港集团ICT项目在苏州启动,2022年,该项目操作箱量突破12万标箱。
【资料图】
今年第一季度,苏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0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4647.9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11.93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99%、16.47%和2.11%,实现良好开局。其中,今年3月苏州内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829标箱,同比增长37.57%,环比增长10.41%。
为了给苏州腹地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成本更优的物流服务,苏沪两港在发布会上推出了“苏州ICT2.0版”产品。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市场运营总监倪应钦介绍,目前参与“苏州ICT2.0版”产品的苏州港口有苏州园区港、苏州苏高新港及苏州白洋湾港3家。在这一产品中,进入苏州港的货物等同进入上海港,即从水路经太仓港中转至洋山港,预计全程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其中在太仓港中转时间预计可控制在24小时以内,相比公路集卡运至洋山港可节约运输成本近20%。
苏州内河水运平台也同时亮相,并推出了苏州内河码头至太仓港对接外贸干线、内贸干线的“陆改水”运输包干服务,苏州内河码头至太仓港外贸中转CCA的包干服务等3款内河集装箱运输产品。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敏勇表示,通过苏沪两港资源叠加,可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多元化、全链条的服务,让“货走苏州港、省心又省钱”成为港航界和企业家的共识,让“苏货苏运”提供看得见的实惠。
“面向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双方拥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上港集团市场总监黄海东表示,上港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与苏州港合作,例如,携手推动内河驳船的班轮化发展,实现物流端到端的全程可视化和全程零排放等,为苏州腹地企业提供长三角一体化最佳的物流路径实践。
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苏州内河港集装箱发展政策。苏沪两港签订了合作协议,苏州内河水运平台与太仓港集装箱码头、苏州内河码头签订了合作协议。来自苏州和上海、浙江等地的40余家码头、代理、航运、货主等相关企业参加了发布会。
相关链接
“苏州ICT2.0版”产品
“苏州ICT2.0版”产品的特点是港、船、货分离。“港”是指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ICT业务平台,提前调拨空箱至苏州各内陆码头,码头负责有效管理在场空箱,操作集装箱的进出场;“船”是指由苏州内河水运平台及时调配船只,提供运力;“货”是指由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直接与大型货代、船公司、直客签约,提供全程多式联运的操作服务。
苏州内河水运平台
该平台为非盈利性机构,是由苏州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主导,通过整合港航资源,为苏州内外贸集装箱货物搭建的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水陆运输通道,并为货主、代理、船公司提供一个透明、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窗口。
该平台的优势有:密度大,平台以“穿梭巴士”形式运营,可大大提高内河公共驳船的班期和密度;价格低,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所有舱位费将以最优惠的价格面向代理和货主;效率高,通过平台的统一协调,可以保障船舶优先靠泊及作业,进一步提升货物周转效率;服务优,通过对内河、沿江码头的系统对接,可实现对所有货物的全程跟踪,及时为客户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