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内陈列的盆景。

七七根据郑板桥的画制作的盆景。本版图片 记者 璩介力摄

兰花不单是一门生意,更是苏式文化交流的载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她植兰为业 播撒那一缕幽香

本报记者 璩介力

她植兰为业,在网红商业林立的街区,稍显突兀;她播撒幽香,恰与苏式文化相融。原本她瞄准的是兰花的消费市场,不成想在相处过程中,被兰花的高雅品质所折服。如今,兰花之于她,不单是一门生意,更是苏式文化交流的载体。正如诗所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瞄准冷门市场,将兰香送入寻常百姓家

六年前,80后小姐姐七七正式告别上一份工作,开始种植兰花。为何会选择一份如此冷门的生意?她坦言:“一开始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七七介绍,苏州人自古爱兰,在兰花理论方面也有建树,清朝吴门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方时轩的《树蕙镜》以及袁世俊的《兰言述略》均可谓兰花美学的扛鼎之作。民间养兰、爱兰之人更是数不胜数。从古至今,苏州人选育了一大批名品兰花,例如春兰有二十余品,蕙兰更是多达几十种。

兰花在老苏州眼里,是一种文化。兰花与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独挡霜雪欺凌,坚忍又刚毅。如此的君子气,让苏州的文人墨客又敬又爱。时至今日,老苏州们谈起兰花依然会竖起大拇指。

“都知道兰花好,但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七七说,苏州有不少兰花展,比如沧浪亭每年会举办春兰展、蕙兰展、建兰展等,大家看着都觉得美,但真要在自己家种,就很困难,因为买不到好的兰花,即便买到了,也不懂该如何种植。

这并非臆想。七七说,她常会遇到顾客来店里问有没有君子兰。殊不知,君子兰并非兰科兰属的兰花,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即便是在一些花卉市场里,也鲜有人能分清哪些兰花是舶来品,哪些是本土的国兰。至于养兰的门道,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如今,兰花大多只在内行的圈子里风靡,普通人并不了解,但在苏州确实有很多人喜爱兰花。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七七说。

老师傅送教上门,得益于苏州这片文化厚土

七七并没有兰花相关的专业背景,决定转向兰花市场时,她也是从零开始学起。为了寻找合适的兰土配方,她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兰场;为了摸索出当下适宜的种植方式,她结合古籍,像做实验一样不停地调整温度、光线、酸碱度等参数,最终有了一套自己的植兰心得。

2016年,她正式告别原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兰花的怀抱。此时,她才发现,只会种兰花,是远远不够的。些子景(盆景)、山子摆件,甚至是书画,都是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七回忆说,曾经有一位老师走进她的国兰馆,让她去学一些古建方面的知识,还给她科普了一大堆诸如歇山、悬山、庑殿等古建概念,推荐了《造物志》《营造法式》等书籍。“看完之后,我对些子景理解更深了。”

说来也是神奇,七七开国兰馆后,常有一些老师傅主动上门给她指点。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专门搭苏式假山的师傅。那人当面批评她的些子景:“你这石头都不固定的,就放在铺面上,怎么行呢?”七七也是从那位师傅口中得知,石头与紫砂盆也可以辅以铁销等工具,像卯榫那样去连接。“果然,经过他指点,些子景能做出苏式园林中一步一景的感觉了。他说不出具体的文化理论,但实践很厉害,给我很多启发,后来我们也成了朋友。”

如今看来,这些陌生的老师主动送教上门,并非偶然。以国兰为主题的艺术馆,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这些老师看到日渐式微的苏式艺术有了展现的平台,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分享自己的所学。“他们的专长都不是兰花,但都是苏州文化的一部分。”

七七是好学的,无论是谁给的建议,她都能付诸实践。“那位建筑老师还让我去碑刻博物馆看庑殿,我就去看了。没多久,他又来了,进门就问‘你去看了吗’,我就和他聊看到的东西,他很开心。”

类似的经历并不少,七七觉得这是她选址古城区开国兰艺术馆的一大“福利”。她说:“那些老师都住在附近,周边不远处还有不少园林。苏州古城本就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地方,我的国兰馆在这里可以不断吸收养分。”

爱好唤起情怀,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鲜活样本

六年一瞬,回头来看,七七觉得这一切似乎是命中注定。六年前只是因为看好这个市场开始学植兰花,当时没有人看好她;六年后,她发现自己竟然深深地被兰花的品质以及苏州的文化所吸引。渐渐地,她的行动也受到兰花的影响。

七七说,虽然当下直播很火,但她卖兰花,从来不做直播推广,因为觉得那样的形式太过浮躁和喧嚣,与兰花优雅清高的品质不符。她相信“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植苏式兰花、传苏州文化,自然会嗅到幽香。

这两年,国兰馆周边新开了不少网红打卡店,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到此游玩。他们也会走进国兰馆,看些子景赞叹其精致美丽;不少外地游客每次来苏州必定到访国兰馆。还有些老师傅常常对七七说:“苏州就该有这样一家店,你一定要坚持开下去。”这些,在七七看来,比生意兴隆更加值得庆贺,因为能唤起她内心深处的情怀与喜悦之情。

如今,顾客走进国兰馆,七七不但会介绍兰花本身,还会介绍如何种植、如何造景。“不只是为了卖兰花,也是交流兰文化。”七七说,她近年来参与姑苏区双塔街道的公益文化活动,今年还参加了“喜迎二十大文化惠民心”苏州市公共文化配送项目,为市民讲述苏式养兰的技艺。

国兰馆之于七七,已不仅仅是谋生的生意,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她从老师们身上吸纳苏式文化,再加入自己对兰文化的理解,然后普及给更多的市民。文化传承,这或许是一个鲜活的样本。七七说,如今他们的兰花小景和山子摆件会销往全国各地,这些小小的景致,将苏式文化传播得更远。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苏式兰花的那一缕幽香,在苏州古城这片文化沃土之上,悠远绵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