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南
(资料图)
以中华路和中华门为界
左手“门东”,右手“门西”
门西
李白的笔下
这里是“凤去台空江自流”的金陵凤凰台
也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古长干里
当地人眼中
这里既是承载厚重历史的“大容器”
又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之所系
比起老门东、小西湖这些
游人如织的热门打卡地
老门西似乎更显内敛
饮马巷,钓鱼台,甘露巷……
它藏着这座城市
几乎所有市井生活的初代密码
门西到底是指哪里呢?
陈作霖《东城志略》指出:“金陵聚宝门城墉左右袤延,淮水邪界于其北,中狭而旁袳,故城厢隙地,如舒双翼然,土人呼门东、门西。”结合陈先生《凤麓小志》所附“金陵城西南隅街道图”,可知“门西”的东端以中华门为起点,至镇淮桥,沿着向西北方向流去的内秦淮河,一直到水西门,再沿城墙向南,折而向东至中华门。
随着秦淮河两岸百姓交往的密切,右岸百姓的生活习俗逐渐趋同左岸,以至“门西”的北界,扩展至昇州路(今升州路)。门西四至应为:东,中华路南端(中华门至三山街口);南,中华门至京城城墙西南角;西,京城城墙西南角至水西门;北,昇州路。
门西四至
坊市、会馆云集
历史上,门西曾经坊市、会馆云集。
1368年,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作坊、商市和民居向城南集中,新建房屋较多,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秦淮河沿岸兴旺时有“大市十余,小市百余”。仅门西地区秦淮河两岸,就有以手工业作坊和集市命名的众多街巷,如铜作坊、银作坊、铁作坊、鞍辔坊、弓箭坊、颜料坊、磨盘街等。各地商贾为聚会、议事、存货和寄寓,也在此区域设立会馆,著名的有湖南会馆、山西会馆、湖州会馆(吴兴会馆)、泾县会馆等。
古都文化的富矿
门西
是文学名家聚会的宝地
凤凰台、赏心亭、瓦官阁
杏花村、长干里……
李白、杜甫、杜牧、
杨万里、萨都剌驻足吟咏
王羲之、顾恺之、辛弃疾雅会风流
无数的骚人墨客
吊古寻幽、赞礼膜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登瓦官阁》
李白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长此镇吴京。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心亭
私家园林密聚区
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私家园林
在门西曾有几十座
“一带画廊官柳绿,几家深院海棠红”
清幽之美,令人赞叹不已
明清时期,仅“杏花村方辐一里内,山园据其什九”。著名的宅园有“万竹园”“西园”“石巢园”“凤台园”“遁园”“愚园”等。
愚园
老门西,最南京
门西
是南京城市文脉、历史记忆
的重要承载区
在这里,人们枕河而居
赏四时之景不同
品三餐滋味绵长,乐亦无穷
用来腌菜的,是一种大颗的青菜,叫“箭杆白”。清朝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在《白下琐言》里记载“所谓箭杆白菜,以盐腌之,为御冬计。”南京人家一直以此为大宗。另外也会腌一点雪里蕻,雪里蕻属于芥菜的一种,其中最好的叫“九头鸟”,也是人们喜爱的。
小时候,买腌菜还是凭票的,那时是票证使用的末期。每到这个时节,父亲、叔叔就捏着票和钱去称腌菜,我就跟在后面。路上看见运腌菜的卡车一辆辆呼啸而过,不时有菜叶掉下来,地上也有不少菜叶烂乎乎的粘着。记得那时候是到离家不远的铜作坊靠近升州路的巷口去一担担的称,我跟着抱一捆回来,放在巷口晾晒。至于后面的洗、腌、打把等等我只有看的份了。
——《烟火门西》节选
我出生在老门西的窦家园。我曾祖父在世时,这里曾经是机声灯影,热气腾腾。进入我家院子的两边大房间放置着有二人多高的木制的纺织机。
我的继祖母就曾经用简单工具将整扎的彩色丝线缠绕在木制的线梭上供她的父亲上机织缎子。在我上小学五年级时,1960年前后,我和我父亲每个星期天都要去看望她老人家,有幸看到她一边做家务活,一边将彩色丝线用高凳上有大小头磨得发亮的据说是红木制做的棍子,筒揺成线筒。她所做活计叫做落经(音)。
——《烟火门西》节选
历经岁月洗礼的老门西
是老南京人心目中的“最南京”
你去过门西吗?
评论里韶韶你的记忆~
「 讲金陵故事 传古都文脉 」
来源:南京发布、图片来源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