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南京中山植物园,全国首个植物种质资源司法保护基地揭牌。该基地由南京环境资源法庭、玄武区法院西南低山丘陵区域环境资源法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发起建立。

种质是植物的“芯片”,保护好植物种质资源就是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今年3月,江苏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揭牌仪式在南京市六合区平山林场举行,这也是全国首个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司法保护基地。此次植物种质资源司法保护基地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建立濒危野生植物司法保护长效机制,助力珍稀野生植物回归自然,促进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恢复,零距离守护大自然种质资源和基因宝库安全。

我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有野生高等植物3.7万余种。野生植物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对于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系统修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野生植物也遭受着相当严峻的生存威胁。仅在江苏,2019年7月以来,全省法院一审共审结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15件26人、盗伐林木罪52件101人、滥伐林木罪151件377人。

惩罚不是目的。记者从南京环境资源法庭了解到,环境资源案件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其目的明确且紧迫——被破坏的环境资源要及时得到保护与修复,审理过程中,法院考虑的不是一判了之,而是如何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真正守护好环境资源。

此次,法院联手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这一植物学界的“最强大脑”,共同探索保护植物种质资源,进一步提升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各方签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合作协议明确,将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科普教育等职能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涉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和法治教育等工作,为涉植物案件的审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共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水平。(记者 张源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