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进入8月以来,我省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在高温天气逐渐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国网安徽电科院通过“声纹听诊”、智慧巡检等方式,落实落细电力保供方案,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设备巡检工作正式开始!”8月3日上午,在马鞍山市雨山区220kV刘村变电站内,国网安徽电科院的吴昊正克服烈日的炙烤,利用讯飞声学成像仪对变电站所有设备进行全面例行检查。不一会,汗水就浸湿了衣领,但他丝毫不在意,仍专心致志地对全站设备进行普测,毕竟这才是他们今天巡检的第一个站点,按照计划他们今天需要完成5个站点的巡检。“巡检班组通过声学成像仪,检测设备是否存在发热或者局部放电问题。”吴昊介绍,从变压器、组合电器,到母线、电容器,再到电流互感器、保护及自动装置,例行巡视范围涵盖10个大项、40多个小项。

在吴昊利用声学成像仪巡检的同时,同事汪隆臻则在220kV刘村变电站开展无人机例行巡视工作。只见他通过手动遥控无人机,将无人机飞到距离设备2米到3米处,通过机身上的360度声纹组件,远距离识别变电站绝缘子局部放电等情况。汪隆臻娴熟地拨动手中的遥控操纵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监视屏幕,实时查看回传图片,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两侧不停滴落,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紧紧地粘在后背。整个变电站没有遮阳的地方,巡检通道两侧都是满负荷运转的设备,站内涌动着一股股热浪。

“利用无人机,可以重点对人工巡视无法看到的高空盲区设备进行局部放电的检测,排除安全隐患。这和地面的声学成像仪、红外巡检形成互补,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巡检系统,确保全站无死角遗漏。”汪隆臻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和记者介绍。

与此同时,在国网安徽声纹监测预警分析中心,工作人员张晨晨正在对全省的声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这个平台接入了将近100个设备的声纹测点数据,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对电站各级设备声音的巡查,系统一旦发现数据出现异常,就可以“抽丝剥茧”对故障精准排查。

“目前用电负荷比较大,因此工作量会比平时多很多。眼下是电力保供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居民用电,我们尽量采用不停电作业的方式。”国网安徽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杨海涛介绍,成像仪将声纹信息转化为图像画面,用以判断电力设备状况,既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还能及时发现隐患问题。这就像我们给电力设备配置了一位移动的“医生”。“截至目前,我们的样本库里已经积累了10万多个故障样本,我们的识别速度已经达到了毫秒级,准确率也达到了90%。”

“按照以往那种传统方式,这样的巡检至少要一上午时间。现在采用声学成像仪和无人机等人工智能设备,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站点的巡检,不但提升了巡视效率,也减少了在现场作业时的安全风险,更重要的是对盲区安全隐患排查更精准。”220kV刘村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完成后,吴昊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和巡检班组同事整理设备,准备前往下一个站点。(记者 汪永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