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时值立秋,正是常规水稻的拔节孕穗期,而在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这里1500亩的有机越光水稻已经陆续成熟,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纷纷组织机械进行收割。

戴庄村白沙自然村,田里的稻谷长势喜人,颜色金黄,颗粒饱满。两台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正在田间来回“奔跑”,收割、脱粒、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随着收获机的持续推进,该片区近350亩连片稻田将在3天左右收割完毕。

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党委书记姚伟超告诉记者,今年戴庄村共种植了3000亩的有机越光水稻,等第一批1500亩收割结束,便会立即上水,为下一茬再生稻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这几年,戴庄再生稻收割前后,都会迎来不少客人,有远道而来“取经”再生稻栽培要点的,也有来田做实验的。其中,有一批年轻人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是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向团队抛出问题:双季稻头季收割难,损失率高,怎么办?对此,江苏大学为其“量身定制”了低碾压率再生稻收获机,如今历经四年“迭代升级”,该机型可以降低碾压率超40%,大大提高再生季水稻的出芽率,实现再生季产量提高25%以上。

团队负责人徐立章说:“今年,团队对收获机进行了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提升,在机器上安装了损失监测传感器,通过损失监测、反馈调控,团队便能自动调整机器参数,使水稻机械收获减损始终保持在2.8%的国家标准范围内。不论机器是早上收、中午收还是晚上收,甚至是作物成熟度、产量不一样,都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解决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试验,戴庄村再生稻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加上今年气候适宜,雨水充足,姚伟超说,将会增加再生稻的种植面积。“往年我们大概只有200到300亩的再生稻,因为今年的雨水情况比较好,我们预计发展500亩左右,超过往年的一倍。”

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越光水稻的亩产效益,今年还在田间额外增加了“菜籽饼”等肥料,预计再生稻每亩能达到300斤左右,加上第一批有机越光水稻700斤的亩产,这样总亩产就能达到每亩1000斤左右。有了产量优势,今年村里将会通过降低销售价格的方式,增加有机大米的市场竞争力。“原来我们市场价格是15元一斤,今年会下降到10元一斤,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我们戴庄有机越光大米的价格。”

(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句容台 我苏网/魏玉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