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自2010年开始,国家加快输送大通道建设,大力推进疆电外送,哈密市紧抓时机,乘势而上,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资料图)

8月8日,在哈密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内,茫茫戈壁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生辉,在这里,太阳能经过光伏组件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电能输往全国各地。

随着光照时间渐长,分布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城子光伏产业园的光伏项目平稳运行。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国家电投集团新疆哈密有限公司石城子光伏电站主值班长王杰自从2010年园区首座光伏电站投运后,一直在这里工作,亲身见证了光伏电站一步步实现电力外送。王杰说:“我们共有7座场站,装机容量是140兆瓦,2023年1-7月份完成发电量是1.37亿千瓦时。”

2010年11月,在哈密建成了新疆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哈密至敦煌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结束了新疆孤网运行的历史;为进一步加速哈密优势资源转化,2013年6月,新疆疆电外送第二通道——烟墩至沙洲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建成;2014年1月,新疆首条±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用,这一被誉为“电力丝绸之路”的输电工程,也让哈密摆脱了优势资源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困扰。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新疆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天山换流站技术主管焦攀说:“截止2022年底,已累计向内地输送电量3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约2.8亿吨二氧化碳、90万吨二氧化硫、79万吨氮氧化物,为西部乃至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并积极促进了内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疆电外送通道的不断完善,十年来,哈密风光新能源产业乘势而上,进行大规模风电、光伏集中开发,大力建设电源输送线路,积极推动变电站布局,提升当地电网网架结构,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哈密市并网新能源总装机1576.85万千瓦,居全疆首位,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64.1%。

主变吊装作业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子毅摄

国网哈密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张建辉说:“预计到‘十四五’末,哈密以打造清洁高效的国家煤电油气风光储一体化基地为目标,加快构建天山北部的超特高压电网,形成以哈密北-重庆特高压、750千伏三塘湖北、淖毛湖为电源支撑的骨干网架,全面支撑综合能源基地发展。”

文 | 融媒体中 心记者 田玉、郭子毅、

杨明、杨文娟、普拉提

编辑|张亚兰

责编|张玉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