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乱”“换貌”“清污”“拆违”“补缺”......扬中市交通运输局推出“组合拳”,坚持“一盘棋”“一张网”“一体化”,全力推进路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按下扬中公路环境的“美颜键”。“现在,畅行在扬中的道路上,环境‘美’起来了,品质‘高’起来了,体验也更‘优’了。”开出租的扬中市民刘先生感叹最近的变化。

每天,扬中市交通执法大队都会安排人员在523国道扬中段、238省道等路段开展不间断地环境巡查,发现公路两边有乱堆乱放的,及时组织清理;有摊贩占道经营的,及时进行劝离;路面被污染的,及时组织专业队伍清洗干净等。

“我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保证路域环境整洁有序,给市民更好的出行感受。”扬中市交通执法大队大队长徐福根说。


【资料图】

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扬中市交通运输局“一张网”组织全方位的整治。

大强度清理桥下空间。扬中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多部门先后对扬中一桥、二桥、三桥桥下空间实施专项整治,清理堆积物6000余平方米,修复护栏网26片,完善桥梁保护公示牌2个,增设桥梁安全宣传标语3块。

大力度美化公路沿线。扬中市交通运输局采取“拉网式排查清理”方式,已清除公路用地内堆积物368处,非公路标志120余处,清理路面污染3处,累计修剪公路边坡杂草24000余平方米,公路两侧面貌焕然一新。

高频次打击路面陋习。针对“公路成打谷晒场”的情况,执法人员利用“教育+处罚”的方式,耐心劝导村民主动清理晾晒的农作物,还公路整洁、畅通、安全;针对公路沿线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扬中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加大巡查的频次和力度,多形式宣传危险性,共劝离占道经营临时摊位112处,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赢得了市民的好评。

“现在,公路两边的违章建筑、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这些基本上看不到了,摊位依法依规摆放,道路畅通无阻。晚上吃过饭后和老伴在公路的人行道上溜达溜达,心情很愉悦。”扬中市民朱孝荣开心地说。

与此同时,在公路绿化节点的打造上,扬中市交通运输局以“绣花”功夫精细提升:组织公路养护人员开展“地毯式”摸排,对公路沿线绿地缺株、土地裸露点位和毁绿种菜地段对标整治,确保补栽绿苗与周边绿化环境协调一致。截至7月底,补植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无刺枸骨球等共计600余株,铺种草皮4200平方米,打通公路绿网“最后一公里”。

“一开始,一些村民对‘绿化带内不能种菜’不是很理解,觉得不影响大局,坚持要种点菜,后来我们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说理释法,终于说服了他们,很快补种上了绿化,区域环境也更美观了。”扬中市八桥镇长胜村党委书记王成华说。

针对公路环境整治中的“疑难杂症”,扬中市交通运输局与公安、城管、属地镇街区强化联动,并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工作机制,让整治高效落地。截至目前,扬中全覆盖排查路域环境,形成整改清单288个,现已全部完成销号,公路沿线“美颜”模式全面开启。

“我们将以‘日日做功、久久为功’的恒心和韧劲,以‘打主动仗、下先手棋’的意识和姿态,认真梳理重点,同心攻克难点,精准打通堵点,深化常态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极力打造‘靓’颜值、‘优’品质、‘高’能级的路域环境,提升扬中人的幸福指数。”扬中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跃峰说。

(来源: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孙华丽 施吉敏编辑/俞思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