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先生在建设银行有10万元存款,近期准备由活期转为定期。他在建行手机银行上操作后发现,如果将10万元存3年定期,年化利率为3.15%,3年后将获得利息收入9450元;但如果存5年定期,年化利率变成2.75%,5年后将获得利息收入13750元。

“一般不是存期越长利率越高吗?”纪先生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达了疑问。

通常,银行存款期限越长,相应的利率也会越高。不过,近期,《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均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

为何“倒挂”?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目前出现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主要是全国性银行,并且这一现象已持续一段时间。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显示,目前工行5000元起存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至3.15%,50元起存的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2.75%。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显示,目前中行3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3.15%,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则为2.75%。起存金额达到两万元以上,即能触发3年期存款最高利率。

究其原因,刘银平认为,一方面,目前利率处在下行周期,部分银行不鼓励储户存5年期存款,也不会为5年期存款承担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全国性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相比之下,地方性银行存款来源不够稳定,揽储难度高于全国性银行,3年期以内定存利率有上限约束,无法与全国性银行拉开差距,往往会设置较高的5年期存款利率来吸引储户。

“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未来长期利率走势的预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中国银行保险报》指出,从整体形势看,利率未来可能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短期获取长期限负债的需求不大,这降低了银行提高长期利率的动力。梁斯认为,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也会鼓励民众缩短存款期限,这既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也能够对消费带来一定刺激作用。

根据人民银行在2015年10月24日最后一次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目前,3个月、半年、1年、2年、3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1%、1.3%、1.5%、2.1%、2.75%;自2014年11月22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在存款实际利率制定方面,2015年10月起,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去年6月21日,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进一步优化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今年4月,人民银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下半年利率下行速度或放缓

无论是3年期还是5年期,今年上半年以来,较长期限的个人存款利率整体处在下行通道。

4月25日以来,多家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曾下调不同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普遍在10个基点。工行、中行、建行2年期、3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也下调了10个基点。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出现下调,其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行和中小银行。

接下来,这一趋势是否将延续至下半年?

刘银平表示,受监管和降成本双重影响,4月25日起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整体下调。其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下调,5月以来,地方性银行跟随下调,本轮利率调整已进入尾声。“考虑到监管仍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之中,下半年定存利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但由于银行揽储竞争激烈,所以存款利率降幅会收窄。”刘银平称。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在下半年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不大,通过进一步下调金融市场利率以刺激经济的空间和需求也减弱了。随着我国存款自律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存款基准利率不仅与贷款利率相挂钩,也在跟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因此,曾刚认为,下半年存款利率维持现状的可能性更大,也不排除出现上行的可能。

梁斯指出,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流动性环境整体维持稳中偏宽,利率体系整体维持下行态势。当前一揽子政策正处于落地生效阶段,如果疫情不再度反复,经济将实现稳步复苏,预计政策调控将重回稳健。但整体看,为切实为企纾困,进一步做好稳增长工作,预计利率体系仍有继续下行的可能,但速度将有所放缓。(实习记者 许予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