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青年听从党的召唤,开赴风沙肆虐的补浪河大水湾黑风口,组建成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40多年来,无论是环境的艰苦、劳动的艰辛,都没能动摇一代又一代治沙姑娘征服沙漠,改善生态的决心和信心。

不畏艰难 甘于吃苦


(资料图片)

40多年前,榆林以西75公里处与内蒙古乌审旗接壤的榆阳区补浪河乡沙丘连绵,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几乎见不到一丝绿色。脚下是茫茫碱滩,周围是连绵沙丘,肆虐的风沙从早到晚刮个不停。除了遮天蔽日的风沙,治沙姑娘们还要面对没有住处、没吃的、没有工具的生存考验。没有住处,自己动手,用柳条和泥巴搭起柳笆庵,没有工具,就从各自家里带来架子车、独轮车和铁锹,白开水、高粱加青稞面馍,每天干活长达十几个小时,长时间的劳动,姑娘们双手被磨烂,每把工具上都留下了血印子。

就在姑娘们不知洒下多少汗水育出的杨树苗长到寸把高时,一天夜里,一场“老黄风”把幼苗全部埋在了近半尺深的黄沙里。面对惨状,姑娘们惊呆了,止不住失声痛哭。她们把技术员请了过来,在听说只要把沙土清理出去,树苗还有救,但清理的方式只能用手慢慢刨之后,没等下令,大家就开始一把一把地刨黄沙。沙子磨破了手指,柠条戳烂了手掌,但姑娘们没有一个吭声,没有一个喊疼,大家连续奋战6天6夜,小心翼翼移走了2000多方黄沙,救活了幼苗。

让昔日的荒漠变绿洲

为了防止风暴再次侵袭,姑娘们去30里外的王家峁背沙柳条。往返60里明沙,翻越几十道沙梁,别说背东西,空人走也得掂量掂量。但这些铁了心要干出个样的姑娘们,怀惴着青稞面窝头做干粮,每人每天要背回7O多斤沙柳条。两个多月,姑娘们用这种肩扛人背的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背回了8万斤柳条,插了两公里篱笆挡风墙。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下,治沙连的姑娘们仍没有轻言放弃。她们有的五六年没有回家过年,有的几次推迟婚期,有的为此留下终身难以根治的疾病,她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跟着一代学、一茬续着一茬做。经过几代女民兵的辛勤付出,连队治沙造林取得了丰硕成果。昔日的荒漠变成了林带成网、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粮食自给、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绿洲。

40多年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林业部、全国妇联表彰为“新长征突击队”“绿化祖国突击队”“三八红旗单位”;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治沙英雄女民兵连”荣誉称号;被全国绿化委、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单位”等23项省(军)级以上表彰。

用青春和汗水在沙漠中筑起绿色丰碑

正是有这一茬茬治沙姑娘躬身实践接力传承治沙精神,在艰苦环境中矢志坚守,在困难挫折中砥砺奋进,凭借着“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凭借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改善生态中生死鏖战,才换来了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修引水渠35公里,打机井36眼,在人迹罕至的毛乌素沙漠的“黑风口”开辟出近2万亩“沙漠绿洲”,硬是让沙漠向后退了15公里,使昔日沙进人退的大水湾成为“树网成林,绿波无边,炊烟袅袅”的塞上“南泥湾”,治沙姑娘们用青春和汗水在大漠深处筑起了一座座绿色的丰碑。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李波

监制|赵侠

制作|边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