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7月11日,一年中“顶配”版的高温天气,“三伏天”将强势登场,自然界的阳气逐渐达到最为旺盛之时,正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节。

“冬病”,为什么要“夏治”?到底哪些人群适合冬病夏治?关于冬病夏治,又有哪些常见误区?今年暑假,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浙江省中医院特别推出“解锁健康密码”系列直播,首场直播便邀请了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徐福主任中医师和洪寿海副主任中医师,和大家一起聊了聊时下最“热”的“冬病夏治”。


【资料图】

“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利用自然界天时来治病防病、增强体质的一种方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冬天的毛病,夏天来进行治疗。”徐福主任介绍,冬天的毛病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冬天容易发作,或可能加重的一些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炎;第二类则是由于冬天寒邪比较盛,而寒邪主凝滞,由此引发的一些疼痛相关的疾病,比如关节痛。“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因时养生,针对这些‘冬病’,我们可以运用自然界的阳气来补充人体的阳气,利用伏天的‘热’把体内的寒邪祛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此前的门诊中,一位更年期女性患者给徐福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名患者怕冷到不可思议,在夏天,身上都要背着9个热水袋。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就是体内阳气很不足,是阳虚的表现。”徐福主任说道。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冬病夏治,通过针刺和艾灸治疗,配合药物引导,患者的阳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徐福主任介绍,冬病夏治的治疗手段包括内治和外治。内治,即中药内服、食疗等;外治包括三伏贴、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等。其中,穴位贴敷由于操作简单,且有比较好的疗效,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徐福主任指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时间是夏令三伏。“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从夏至开始算,第三个庚日便是头伏的第一天,三伏贴也就是从那一天正式开始。今年从7月11日进入头伏,到8月19日末伏结束,整个三伏期间,约每隔10天贴敷1次,完成3次贴敷就可以了。

适应症广泛,但并非人人都适合

浙江省中医院是全省最早开展冬病夏治的医院,起初,针灸科的冬病夏治主要针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现如今,每年到了冬病夏治的时节,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的诊室内外便会出现“人山人海”来贴三伏贴的景象。但三伏贴,真的所有人都适合吗?洪寿海副主任中医师指出,并非如此,三伏贴也有其适应人群,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论治。

“有一个帮助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冬病夏治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看夏天进入空调房以后有什么不适反应。有的患者一进空调房就不舒服,比如可能关节受不了,或者打喷嚏,这就适合冬病夏治。”洪寿海医生说道。

中医把人分为九种体质,包括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阳虚质最合适进行冬病夏治。“阳虚则寒,阳虚体质最大的特点就是怕冷。比如吃一点冷的东西就感觉肚子不舒服,或者女性受凉以后容易痛经,这些其实都是体内阳气不足的表现。”

此外,洪寿海医生指出,气虚、痰湿、血瘀质也较为合适,而湿热、阴虚质则不适合冬病夏治。但在临床中,体质辨识非常复杂,且往往会交叉叠加出现,需要通过观察脉象、舌苔,结合整体症状来辨证施治。

除了个人体质的辨识,具体哪些病种适合冬病夏治?洪寿海医生表示,冬病夏治最早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扩展到越来越多的病种,包括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消化功能紊乱、厌食消瘦等;骨关节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妇科疾患,如痛经、月经量少、月经不规则、慢性盆腔炎、子宫腺肌症、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还有一些产后虚寒疾病,如产后怕冷、关节痛、腰痛、体虚乏力等。

当然,冬病夏治也有其禁忌症。洪寿海医生提醒,如果属于严重的过敏体质,或者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还有疤痕体质的患者,不建议贴三伏贴。此外,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以及孕妇和五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也要谨慎使用。

这四大误区,别“踩坑”

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徐福主任和洪寿海医生也发现,关于冬病夏治三伏贴,很多人存在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贴的数量越多越好

实则不然。针对不同的症型,需要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贴多了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

误区二:三伏贴做得越大越好

人体的各个穴位都有一定的区域,三伏贴作用的范围刚好覆盖住相应的穴位即可,如果三伏贴过大,不但不能增效,反而副作用加大。

误区三:贴的时间越久越好

省中医院针灸科穴位贴敷成人每次2小时左右,儿童每次半小时左右。当然各家医院的穴位贴敷的药物成分不一样,贴敷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如果贴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可以随时停止贴敷,揭去膏药。贴的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

误区四:贴的次数越多越好

徐福主任曾经遇到过有患者每周贴一次三伏贴,一个夏天贴了六七次,其实没有必要。一般建议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期间各贴一次,中间间隔10天左右,总共贴敷3次即可。

除了这些常见误区外,洪寿海医生还提醒,穴位贴敷时不能进食冷饮,不要过度吹电扇、用空调,否则会影响疗效。此外,贴敷后有的病人贴敷处可能会出现发红,皮肤瘙痒,这是因为药物中含有生姜、白芥子、延胡索等刺激性成分,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特别担心。尤其是在首次贴敷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灵活调整贴敷的时长。如出现绿豆、黄豆大小的水泡,不必做特别处理,最好让其自然吸收,避免擦破水泡;若水泡已破,可局部涂碘伏或用雷弗奴尔湿敷,不要用膏剂外敷;如水泡较大,建议到医院进行处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