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展示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颖 刘地


(资料图片)

可充电的智慧灯杆,拥有“感知器官”的智慧公厕,24小时实时监测的窨井……走进郑州高新区,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的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千年前,哪怕怀有最瑰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想象的古人也无法想象的生活,如今成了我们的日常。

人类文明在于记忆,更在于创造。如今,在孕育过夏商周“城套城”的沃土上一个个高新“集群”正拔地而起,犹如智慧化的科技列车向前飞驰,开启这辆智能列车的“密钥”——智能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是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正在成为郑州高新区主导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传感器开启智慧生活

人通过感官系统来认识世界,比如视觉、嗅觉,传感器也是这样。在万物互联的当下,传感器能给物体充当“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搭上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桥梁、涵洞、隧道、下水道、河道,智能监管汛情;应用到消防、车位、垃圾桶等,助力智慧城市管理;也可以做燃气安全监测、地暖温度检测、摔倒监测预警等,几乎无处不在。

在郑州高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汉威科技集团如今已是气体传感器龙头,今年3月,在“2023年度燃气安全交流研讨会”期间,全系列激光气体探测新品全球首发。“该系列新品以检测甲烷为主,抗干扰能力极强,不惧厨房中的水汽和温湿度变化,响应迅速,能够有效避免因天然气泄漏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可以为万千家庭的燃气安全保驾护航。”汉威品牌架构负责人介绍。

传感器种类丰富,应用场景多元。红外医疗诊断系统,帮助医生更好的观察疾病;车位、井盖、垃圾桶实时监测系统,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光电雨量传感器精准预报气象,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就在物流背后也离不开小小的传感器,以速度著称的京东物流智能仓储分拣机“地狼”就是通过传感器来感应不同的包裹,从而降低差错率、提升效率。

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就是市民开启智慧生活的一把钥匙。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正在成为现实,各种汽车智能控制产品也正在逐渐普及。

智能传感谷工作人员展示创新应用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宗福 图

郑州“狂飙”千亿级产业赛道

随着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现代信息、交通、环保、能源、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感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刘文强曾在世界传感器大会上表示,传感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正在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经济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环保消费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需求持续带动,传感器产业正在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851.8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突破3800亿元。

抢抓这一机遇,郑州高新区智能传感器产业跻身国内领先行列,集聚汉威科技、光力科技等传感器相关企业3011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仪器仪表生产企业700余家,构建了覆盖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环节的较为完善产业链条,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为60万平方米的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项目。同时,由汉威科技、郑州大学等联合组建MEMS中试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传感器实验测试平台、智能传感器行业服务平台等四大行业公共平台,全力“狂飙”千亿级产业赛道。

不久前,在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郑州智慧“传感”世界

新理论、新技术的突破既离不开“冲锋号”,更需要“集结号”。自2018年起,一年一度的全球传感器领域国际盛会都会在如意湖畔如约而至,不断塑造全球传感器产业的“郑州符号”。

转眼已经举办四届的大会,让郑州在全国甚至全球传感器的知名度和地位有显著提高,同时对郑州传感器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也有明显的拉动。作为智能传感领域“领跑”企业,对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来说,参加世界传感器大会是每年一定要提上议程的事。

目前,汉威已发展成为国内气体传感器龙头,相继在柔性传感器、光电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实现研发和市场突破,顺利切入新传感器发展赛道。旗下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年内成功融资后,多款产品顺利投入市场,并成功导入医疗健康、机器人、汽车和智能穿戴等领域。据介绍,未来,汉威科技一方面将持续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不断培育、孵化新的产业项目,同时也会利用龙头的招引作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感器相关技术和产业来到中原腹地。

联系记者 编辑:徐珂珂

推荐内容